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安恒信息董事长范渊:科创板推动科技与资本良性互动

时间:2021-07-21 16:44:17 | 来源:第一财经

2019年7月,A股市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两年后的今天,对于中国的科创企业而言,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带来了哪些实际的影响?

作为2019年11月5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安恒信息(688023.SH)董事长范渊对此颇有感触。

“科技创新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甚至被提升至更高的战略层面之上。然而,对于科技初创企业、加快发展且处于未成熟阶段的企业而言,往往急需融资支持。”范渊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登陆科创板,直面资本市场,对于快速发展中的安恒信息而言,无疑是重要的一步。

范渊认为,科创板首创注册制,强调市场定价,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加畅通的融资渠道,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安恒信息上市两周年来,充分感受到了科创板对公司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的资本助力,这是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他称。

据范渊观察,科创板上市公司行业较为集中,主要聚焦在信息技术、医药和高端制造三大行业。目前的数据显示,信息技术产业市值占比近50%,生物产业占比约30%,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占比约10%。范渊认为,这也能够侧面反映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整体现状。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大多处于爬坡过坎阶段,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但科技创新处于跟跑和并跑阶段的企业多,处于领跑阶段特别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少。”范渊表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后,这一情况正在得到改善。

他表示,科创板对这类企业、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中长期来看,这些行业发展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范渊称。

“量质齐升”

科创板成立以来,“硬科技”属性被反复强调。今年4月,上交所组织召开科创板保荐机构座谈会时也再次明确要求,保荐机构要把好“硬科技”质量关,做好科创属性核查工作,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

在范渊看来,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整体都具有“硬科技”属性,这里的“硬”除了技术过硬、研发体系过硬、专业研发团队过硬等特点,还体现了企业对科研的持续性高投入、对前沿技术领域的前瞻布局。

数据显示,2020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近40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6%;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2%。

再以安恒信息为例,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为23.56%,较上年增加1.89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73%,较去年同期增加10.56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底,公司新申请专利505项,获得批准专利108项(均为发明专利),新增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66项。在技术领域,公司共拥有48项核心技术,其中22项是公司基于云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和智慧城市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进行深入研发积累所得。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44亿元和13.2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50.66%和40.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222.04万元和1.3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9.96%和45.43%。

“我认为市场对科创含量的认知是较为全面的,不简单关注定量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等,而是对企业创新能力、科研实力的一个综合性评估,包括企业在新兴赛道的布局、在前沿领域的拓展、在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完善等多方面。”范渊进一步表示,正是得益于科创板企业的“硬科技”属性,以及基于研发的稳健发展,市场对科创板企业的整体价值持有较高认可。

两年间,市场资金对硬科技和对科创板的热情超出预期。超过10只科创板个股首日最大涨幅超500%,首批3只双创50指数基金大卖近70亿,首批9只双创ETF基金发行总份额已经超过250亿元。

范渊认为,科创板新股火爆的前提是在这块改革的增量市场中,企业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和包容,不再设置单一的盈利指标,而是引入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和市值等其他指标,使得亏损的企业也能上市,打破了此前IPO发行23倍市盈率的红线。

范渊表示,对于科创板企业而言,聚焦核心技术积累、深耕行业发展、兢兢业业经营,就能获得市场认可、把握发展机遇,这创造了更为公平的机会,也蕴育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相信,随着注册制的逐步推进,壳资源价值被进一步稀释。中长期看,头部优质公司的价值更加突显,未来市场会逐步回归“价值投资”。

“注册制改革成效已经日益凸显,IPO市场实现量质齐升。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财务质量,在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中更有潜力跨越短期波动,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丰厚的中长期超额收益。”范渊称。

技术是壁垒,更是核心竞争力

2007年,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自2014年开始陆续推出了云安全、大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和智慧城市安全等新兴安全领域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

2019年11月5日,安恒信息在上交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作为较早入局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一份子,范渊对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观察。

他认为,信息安全行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先导型产业,产品的技术是网络安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也是整个行业的高壁垒所在。对于网络内容与行为审计和监管产品市场来说,技术门槛越来越高。

具体来看,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在于“攻防”,即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攻击技术包括漏洞挖掘、漏洞渗透、木马技术、SQL注入等,防御技术包括漏洞检测和加固、木马扫描和杀除、蠕虫发现和清除、SQL注入攻击阻断等。

这些攻击技术和防御技术会形成一系列的知识库,如IDS的入侵行为特征库、IPS的Web应用入侵特征库、漏洞扫描软件的漏洞库、UTM的入侵特征库、病毒库、审计产品的客户应用策略库等。“这些知识库都需要专门的技术研究团队和产品应用团队长时间积累才能获得,新进入者所面临的最大技术壁垒是缺乏对攻防技术核心知识库的有效积累,以及对有效的安全防御技术的前瞻性研究。”范渊说道。

然而,目前我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少数,网络安全产业整体IT投入远低于欧美成熟市场,而且亟待培养专业化人才,网络安全产业生态尚未完全成型。

据范渊介绍,目前,中国信息安全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及少数实力较强的国内安全厂商占据。2019年,我国有13家企业网络安全业务年收入超过10亿元,占网络安全业务总收入的48.82%,收入1亿元以下的近400家,占比10.66%,竞争格局碎片化现象突出。防火墙主要以国外厂商为主,IDS/IPS国内厂商集中度高,终端安全管理市场格局尚未稳定。

对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问题,监管部门近日动作不断。

近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下称《数据安全法》)在明确了网络安全防护的四大责任主体是国家、主管部门、网络运营者、网络使用者的同时,再度明确了我国对境内数据的管辖权,该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数据安全法》发布不久后,工信部发布《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计划》)并明确提出,至2023年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15%,同时明确电信等重点行业网络安全投入占信息化投入比例达10%。

范渊表示,《数据安全法》充分体现了我国维护数据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决心,使我国在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规定了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和业务涉及数据活动的全流程,对数据安全防护、企业数据安全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另一方面,《行动计划》在技术发展层面,提出要实现一批网络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达到先进水平;在企业发展层面,提出要形成一批质量品牌、经营效益优势明显的具有网络安全生态引领能力的领航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促进网络安全人才规模质量不断提高。

“这对企业发展、产业生态构建提供有效扶植和支撑,对行业是政策利好的同时,也赋予了行业头部企业重担。”他进一步表示,作为网络安全的企业,安恒信息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行业发展,加强行业专业人才培养,为整个行业发展、网络安全生态的构建贡献自身力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