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持续开展了6年,期间有三组数据今天(26日)首度公开:
自2015年督察试点以来,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23.7万余件,绝大多数已办结或阶段办结;根据地方上报情况,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共明确3294项整改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3067项,完成比例超过90%,其余任务正在推进;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共移交509个责任追究问题,问责党政领导6000多名,其中省部级干部近20人,厅局级干部900余人,处级干部2800余人。
下一步中央环保督察怎么干?在生态环境部今天(26日)举行的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必久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重点。
重点是环保与发展的关系
有媒体发现,督察通报的企业有一个特点,即许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不管群众反映多么强烈,但重点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
对此,徐必久回应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是督察的重点。督察不是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发展的助推器,督察就是要引导地方协调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督察要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对黑色发展坚决说不。
徐必久说,一些地方没有及时转变,片面追求GDP快速发展等,对污染企业下不去手,压力传导不到位,有的甚至成为污染行为的“保护伞”。有的把说了当成做了,把做了当成做成;有的甚至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
某地一家小型垃圾焚烧厂被发现非法倾倒危险废物。图为中央环保督察人员将表层土铲开后,锁定证据。摄影/章轲
“我们将从前端、中端、后端三个层面着力。”徐必久说,在前端立足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在中端立足机制建设;在后端立足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紧盯问题整改,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
从以往督察反馈的内容看,不少地方都发现了“两高”(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盲目上马的情况,该怎么办?
徐必久回应说,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任由‘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后果会很严重,会有三个直接影响:直接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直接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直接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他说。
据督察办掌握的情况,“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些地方在盲目上马“两高”项目方面冲动还很强烈,有大上、快上、抢上、乱上的势头。“必须坚决遏制。”徐必久说。
他告诉记者,为更好地总结各督察组在发现“两高”项目问题方面的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撑,督察办已专门制定了严查“两高”项目的模板,配合发改委、工信部完善相关政策并进行现场检查。
严督严查严惩弄虚作假
在之前的督察当中曾出现过督察组的行程被泄密,督察组还没进厂门就有企业负责人列队“迎接”的情况,有的地方用提前整改的方式来应付督察,敷衍整改。
对此,徐必久表示:“一些单位存在着弄虚作假的问题,动起歪脑筋,对于这类情况,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也早有防范。”
中央环保督察组此前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督察乌梁素海污染整治情况。图为督察人员走下干渠检查。摄影/章轲
他说,对于督察中查实的问题,我们不仅仅是靠督察进驻这一个月的时间来做的,而是要提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在进驻前两三个月,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问题摸排,可以说督察进驻前有很多问题线索、证据链已经固定,一些地方和单位如果不把功夫下在平时,靠临时搞突击,来蒙混过关,肯定是不行的。
他举例说,云南杞麓湖的造假在这些年所发现的造假案件当中是登峰造极的,是有设计、有谋划、有工程、有方案,政府、企业、个人联手的造假案件。“在督察进驻期间,督察人员就跟我讲,在杞麓湖那个地方可能会发现大案,因为‘事出反常必有妖’,感觉到周边有很多违反常识的情况存在”。
“对于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我们态度鲜明,就是要严肃查处,严惩不贷。”徐必久说。
怕曝光什么,就要曝光什么
公开典型案例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要内容。那么,典型案例的选取标准是什么,这些典型案例有什么特点?
徐必久介绍,中央领导有明确要求,“被督察对象怕我们曝光什么,我们就要曝光什么”,所以督察曝光的典型案例就是按照这样的原则选取出来,曝光出来,有利于传导压力,更好地推进工作。
他说,在典型案例选取当中首先要聚焦重点,聚焦长江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查实曝光一批盲目上马“两高”项目,违法采矿采石,侵占保护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徐必久说,精准也是典型案例的生命线和底线所在,每个案例从调查、撰写、定稿,都要经过督察组、督察办层层审核把关,并在发布前两次征求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确保案例经得起多方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