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数字贸易额近3000亿美元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我国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预计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一半左右。
9月2日至7日,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在北京举行。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3日举行的“数字贸易发展趋势和前沿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加快构建数字贸易顶层设计,借鉴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深入研究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贸易战略布局和工作举措。
王炳南说,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在我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并积极建设数字贸易发展试验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指导地方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开放平台,开展先行先试。
王炳南还表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确权,分级分类保护,跨境传输,安全评估等相关法规,统筹数字开放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字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商务部服贸司在这次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0》(下称“报告”)显示,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测度口径,我国数字贸易额由2015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947.6亿美元,增长了47.4%,占服务贸易的比重从30.6%增长到44.5%。
报告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贸易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到2025年,可数字化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超过4000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50%左右。
商务部服贸司副司长王东堂表示,数字贸易国际市场正持续拓展。比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已经达到220多个,2020年执行金额达到470亿美元,全球头部的社交媒体十位中,有五位是中国企业,业务遍布亚洲、北美、欧洲等地。
在领先行业方面,软件出口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并持续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云服务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区块链技术国际合作空间不断拓展,北斗系统卫星导航,全球服务能力明显增长。
王东堂表示,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贸易发展,这是“十四五”期间发展数字贸易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主要大国纷纷出台数字贸易国家战略,数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抬头等。
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贸易开放水平有序提升,电信互联网等领域的相关业务扩大开放,将更多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还将依托国家数字服务基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2020年4月,商务部等三部门认定中关村软件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海浦东软件园等等12个园区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下一步,这些国家数字服务基地将成为我国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的重点。
目前,我国数字贸易新业态不断涌现,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推广应用,为金融、保险、运输、旅游、文化、教育、医疗、研发设计等服务贸易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会有效加快相关领域的数字化进程。
业内认为,5G是我国数字贸易的新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名为“5G赋能我国数字贸易竞争新优势”的演讲中提到,数字贸易中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基础性数字服务在数字贸易的开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几乎所有的数字服务、数字服务贸易的开展提供支撑。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治理和智慧化生活带来巨大的数字服务贸易机会,也是5G应用新场景所提供的技术增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