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这使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承压。
高工产研锂电池研究所(GGII)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年初的3.5~4万元每吨上涨到当前的6~6.5万元/吨,三元523动力单晶材料的价格由11~13万元每吨上涨到18~20万元/吨;人造石墨负极由3.2-4.5万元/吨上涨到4.0-6.0万元/吨;电解液由3.5~5万元/吨上涨到当前的9~11万元/吨。其它辅材价格也大幅上涨,尤其是PVDF,目前价格较年初上涨已超过一倍以上。目前,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
与2020年相比,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不过,目前来看下滑幅度不大。以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为例,今年上半年,其毛利率为27.3%,虽然同比微增长0.1个百分点,但最主要的动力电池系统业务的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下滑3.5%至23%;亿纬锂能的锂原电池毛利率今年上半年为41.0%,比上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毛利率为23.0%,比上年同期减少1.3个百分点。国轩高科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9.9%,去年全年的毛利率则为25.2%。
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造成电池企业毛利率下滑的重要因素。相较于车企,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弱,而车企比较强势,所以很难转嫁给车企,需要电池企业自己消化,结果就会造成毛利的下滑。不过,从毛利率来看,目前头部企业下滑的幅度并不大。
“从目前来看,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头部电池企业的影响不大。因为头部电池企业的话语权较强,通常已与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协议,价格通常比目前的市场价低很多。以六氟磷酸锂为例,上周从企业方面了解到,今年下半年开始,六氟磷酸锂锁价订单的价格一般在24-35万元/吨之间,而市场报价有的企业已超50万元/吨。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目前产能规模与装机量都在增长,其供应商为了保障市场份额,不会过度提价。”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来看,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很难传导至新能源汽车领域,因为成本压力难以向终端消费者转嫁,随着补贴的消退,车企对于成本的控制更加严格。而电池企业对于原材料价格疯涨的接受度也不高,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压力将由电池企业与电池材料企业共同分担,内部消化为主,但关键材料的持续上涨或高位震荡成本不容忽视。
GGII指出,上述电芯和电池系统的测算为理论成本,即所有原材料为市场报价,未考虑账期、采购量、客户议价能力等对价格的影响,实际上头部企业拿到的价格要比市场报价低;电芯企业产品性能、良率、成组率等因素提升,对冲了部分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不过,若原材料价格依然高居不下,甚至继续上涨,则原材料价格对电池成本的推涨会在第四季度及明年集中体现。若锂电池价格维持不变,届时锂电池企业盈利能力将继续下滑。
从2016年新能源汽车开始补贴退坡以来,宁德时代的综合毛利率在逐年下滑。从2016年至2020年,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分别是43.7%、36.3%、32.8%、29.1%、27.8%。业内认为,此轮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使电池企业承压。宁德时代在上半年财报提示风险中就表示,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或供应链波动等因素使得公司产品售价或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也就是说,随着此前原材料供应商与电池企业签订的价格协议的结束,未来电池企业毛利率可能进一步下滑。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一,其次是比亚迪和国轩高科。此外,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塔菲尔、欣旺达、捷威动力和亿纬锂能均在前十之列。8月动力电池排名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国轩高科冲进前三,而LG能源跌出前十。
于清教认为,排名前十的电池企业,目前产能规模与装机量都在增长,其供应商为了保障市场份额,不会过度提价。而从目前企业扩产的进度来看,部分紧缺的原材料或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电池新能源供应链体系,材料端的扩产速度会渐渐跟上动力电池等下游市场需求增速。短期内,电池原材料的紧缺与价格上涨或将压缩动力电池企业的利润空间,并加速部分中小企业的出局。但长期来看,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在市场机制下,肯定会有所回落,行业市场集中度也会进一步提升。
目前,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在上游布局。近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建设宁德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宜春)项目,总投资不超过135亿元。宜春有“亚洲锂都”之称,其拥有全球最大的锂云母矿,现探明可利用氧化锂储量约250万吨。而此前,国轩高科也已在宜春布局。今年3月份,国轩高科与宜春市政府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就合资矿业公司组建、产业园项目落地等事宜达成共识。国轩高科将在宜春投资锂电新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