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农村信用社为何腐败频发?中纪委官网文章已把原因说透

时间:2021-10-13 19:44:01 | 来源:第一财经

10月1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信息显示,日前,经中共陕西省委批准,陕西省纪委监委对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理事长杨建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这是自从十九大以来,内蒙古等近10个省级农村信用联社“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陆续落马,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窝案串案现象的其中一例。

这些农村信用社系统出现的腐败案件,违法行为集中在哪些领域?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2021年8月16日刊发《农信社缘何腐败频发》一文显示,据办案人员介绍,从案发情况看,农信社领导岗位的腐败问题多发生于信贷审批、人事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在一些农商行,高管政商关系、银企关系错位,发放人情贷、关系贷问题突出,省联社虽不直接经手信贷业务,但作为各家农商行主管单位,具有很大话语权。

该文章认为,制度和监管存在漏洞,自身缺乏有效权力监督体系,导致一些省联社腐败问题高发频发。

在大多数地方,农信系统采用“省联社—县级联社”二元体制。近年来,全国各地县级农信社绝大部分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于是,省联社管理着一省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县级农商行的领导班子,承担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分析,省联社名义上是一个经营管理机构,实际上是一个政府行政机构,而它管理的县农商行又是企业经营单位。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人、财、物等权力过分集中于省联社,而省联社虽然名义上在省政府与省级金融监管的双重监管之下,实际上其各项权力未能得到有效制约。

首辅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林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信用社出现腐败现象的根源在于存在监管盲区。无论按照历史沿革、现行法律,信用社的资产都不属于国有资产,当然更不是私人资产,但由于没有真正确立合作经济应有的群众基础和监督体制,又游离在较为成熟的国资监管体系之外,容易沦为内部管理层控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