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3年最重要的核心资产是什么?什么样的公司在未来2~3年既能从商业逻辑角度兑现业绩,又能从政策逻辑角度提升估值?
在10月15日召开的申万宏源·北交所“专精特新”大会上,申万宏源研究所副总经理、策略首席分析师王胜给出了他的答案——科技,“我们所说的‘科技’不是简单等同于 TMT,我们称之为‘苹果们’。苹果是三位一体的公司,以先进制造为主要物理载体,以数据科技为护城河,以消费渠道为主要推广模式”。
他的逻辑在于,2021年5月,第7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人口红利已无法继续上行,能与之对冲的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那就是科技。从政策逻辑角度说,政府对于先进制造业的鼓励已经成为共识;从商业逻辑的角度说,“Made in China”在世界上早已丢掉了过往的粗制滥造标签,成为了高性价比甚至高质量的代名词, 贴上技术领先的标签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王胜称,这种技术领先,依靠的是数据技术上的潜在优势。通过产业数字化,用数据对先进制造业进行赋能,能够从成本控制、需求创造等多维度帮助中国的制造业形成自己的竞争力和壁垒。
他同时强调,光伏平价上网的宏观意义就是能源价格下降、转化率提高的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则体现为结合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而是制造业走向科技的过程,是一个“含硅量”提升的过程。
“‘专精特新’,应运而生,这个‘运’既有商业逻辑,也有政策逻辑,商业逻辑是基础,政策逻辑是催化剂。‘专精特新’,可以说是未来能够走向世界的中国的硬核科技的先进制造业品牌,而未来的方向重点就是数字改造。”王胜称。
目前,由工信部牵头已评选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共计4762家。申万宏源根据工信部此前牵头汇总的三批“小巨人”以及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作为分析对象,剔重后共计396家A股上市公司。
从市场表现看,2021年以来,“专精特新”类股票的涨跌幅中位数为11.1%,而全部A股的中位数仅有2.7%。
年初至今,第一、二、三批“小巨人”涨跌幅分别为29%、33%及31%,三批“小巨人”大幅跑赢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
从业绩来看,今年二季度“专精特新”企业营收和利润累计增速均小幅上行,相较整体非金融石油石化A股全面占优。在两年复合增速口径下,今年二季度“专精特新”企业营收累计增速小幅提升0.8个百分点,至18.8%;归母净利润累计增速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至31.4%。
“专精特新”企业ROE(TTM)延续从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上行趋势,从2021年一季度的13.3%进一步上行至2021年二季度的14.2%,与非金融石油石化A股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对于从投资角度如何挖掘“专精特新”标的,王胜认为,可以从中报超预期角度,以及从毛利率、ROE双维度进行筛选。
在王胜看来,“专精特新”其中的一部分企业会成长为中国的“苹果们”,或者是为“苹果们”服务的产业链上的一环。中国未来的“苹果们”应该是科技、制造、消费三位一体的公司。
那么,哪些先进制造业领域在产业数字化时代最有希望出现中国的“苹果们”呢?
王胜认为,可重点关注四个方向:第一工业互联网(工业4.0);第二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第三智能家居;第四智能汽车。
“科技领衔”的同时“周期未完”。就短期市场而言,王胜认为,尽管消费白马在下半年随时迎来以月度为单位的超跌反弹,但当部分外资对政策逻辑理解还不够深刻,仍然对不确定性要求更高风险补偿时,未来指数重心恐仍有下移空间,毕竟2010年上证指数跌幅也超过了10%。 除了价格相关的周期,一些长期下跌金融地产类极低估值的股票,在政策预期有所缓和的情况下,也具备脉冲式表现的机会。
对于下半年潜在的风险,王胜认为需要主要关注四个方面:第一,降准不代表宽松,本质是为了对冲内生的紧信用压力,如果11月之前不进行再次75BP降准,信用风险还是有阶段性压力;第二,美元阶段性反弹导致人民币汇率压力;第三,美国加税导致美股EPS受损进而导致美股下跌、全球风险偏好下降的阶段性压力;第四,阶段性的交易拥挤问题风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