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卖方研究”竞争白热化,金融开放下外资券商寻求破局

时间:2021-10-17 16:44:00 | 来源:第一财经

注册制逐步推进、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到期、外资机构加速入局,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巨大变化。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及打造“航母级”券商的趋势确定,券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卖方研究”成为重要一环。除了头部券商,更多中小券商加速转型,例如不乏券商仅用时一年就建成120人研究团队,甚至有券商喊出“千人团队”计划。不可否认的是,在“大投行”及注册制背景下,打造出各自投研业务的“护城河”是关键。外资机构又要如何在中国差异化竞争?

目前已有6家外资控股券商,分别是瑞银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摩根大通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瑞信证券。日前,第一财经独家专访了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新任研究部联席主管励雅敏。励雅敏表示,应对国内卖方研究竞争白热化的局面,外资券商需要进一步发挥全球视角的优势。

卖方研究竞争白热化

在9月到岗前,励雅敏任中银国际证券研究所所长。她从卖方研究的“黄埔军校”申万研究所出道,当时券商的卖方研究竞争环境并不十分激烈,申万、国泰君安等遥遥领先。

但今非昔比。不少“中生代”机构的研究所业务正在快速发展,“卖方研究转型”战略布局非常明显。以开源证券为例,2019年公司开始坚定向卖方研究转型,仅用时一年就建成120人研究团队,研究所计划三年内组建人数达到200人规模的研究团队,通过差异化的研究策划和研究体系搭建,打造有市场影响力和研究定价权的研究机构。

励雅敏对记者表示,和早年相比,券商研究目前越发专业化、精深化和具备全球视角。就专业化而言,券商的策略研究从早年的大势研判,发展到如今的大类资产配置、行业比较和主题研究;在精深化方面,比起早年一两个人覆盖一个行业的模式,如今不少中资机构都打起了“人海战术”,甚至不乏一些券商单个团队的配置人数就达到十几二十人。

“对于外资券商的总部而言,50人以上的研究团队就已经很庞大,但现在国内具备100多人研究团队的券商不下20家,还有一些高达200~300人,个别大研究所的人数仍在不断扩张。”她称。

行业变革之际,研究所人才流动也更加频繁,研究所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等重要职位频现变动。今年以来,已至少有8家券商的研究所负责人出现变更。

例如,7月,方正证券“老所长”韩振国时隔两年重新出任研究所负责人;3月,曾任前海开源基金联席投资总监的赵雪芹加入国联证券,出任国联证券研究所所长;2月,上任不到半年的红塔证券研究所原所长任志强离职,由红塔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奇霖出任所长;同月,光大证券原研究所所长胡雅丽也离职,前往东方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总助及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励雅敏称,在科创板、注册制、北交所等改革背景下,价值发现与研究定价的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研究竞争力的体现。

“佣金费率的‘价格战’打到现在也已经差不多了,佣金费率迅速从早年的百分之几下降到千分之几,再到现在的万分之几,基本趋于稳定。部分投行承销的白马项目价格较低,但未来必然会有更多不是那么‘好卖’但可能有技术含量的项目,这更考验包括研究能力在内的定价权。”她称,如何给出一个对发行人、投资人都更好的价格才是关键。一个强大的研究所能够让券商掌握大量产业与资本的资源和信息,从而催生和创造出众多高质量的业务。

外资券商进一步发挥全球视角优势

众多国际资管巨头当前已在上海集聚。在2021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期间,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吸引机构在上海集聚,完善生态系统。

这意味着,未来中外资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尽管在中国无法复制中资券商的“人海战术”,但外资券商在全球各地都有众多投研人员,可随时获知欧洲的新能源车政策、南美的盐湖供给、北美的光伏逆变器竞争格局,以及全球各个主要国家的重大政策变化等。

励雅敏对记者表示,外资券商将进一步发挥全球视角的优势,而近年来,中资券商的研究报告也更为侧重国际比较。“在全球资金流动的背景下,投资研究越发需要运用国际视野,否则是不完整的。但相比阅读文献来进行研究,在全球各地都有人员布局的外资券商更有优势获得前沿而准确的信息。”励雅敏称,对于野村这家日本最大的投行而言,在研究半导体、汽车、消费、健康产业等方面就具备优势。

到今年11月,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将迎来开业两周年,疫情并未动摇外资加码中国业务布局的决心。该机构对记者称,2021年公司进一步扩充人员规模,在2020年年底160人的基础上扩至189人,并积极申请新的业务资格。在开业之初,该机构可开展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及证券资产管理。目前,承销保荐牌照仍待申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