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社零总额八年翻倍,消费贡献率“八连冠”︱“数”论中国经济变革

时间:2021-11-24 10:44:00 | 来源:第一财经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消费作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近日在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新趋势”分论坛上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20.6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8年时间翻了近一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消费克服疫情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6.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8%,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八连冠”如何炼成的?

消费贡献率过半,成为主要拉动力并不新鲜。第一财经梳理统计局和商务部的历年数据发现,消费已连续8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2012年10月下旬,时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2012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超过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0.5%。这也是从2001年以来,最终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的情况。

这意味着,对比2012年前三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数据,8年里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增长了14.3个百分点。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此前告诉第一财经,在当前经济的发展中,拉动消费、稳住消费是相当重要的,一定要加大力度把消费作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以及带动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过去8年里,伴随最终消费贡献率稳步增加的,还有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与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

王受文在上述论坛上提出,中国的市场上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绿色、健康、可持续消费不断扩大,服务消费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从2012年的21.5辆上升到2020年的44.9辆。今年前9个月,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为29.8%,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达52.3%,提升2.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网络零售、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网上零售额由2012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8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首店经济、首发经济持续升温,上海2020年新设国内外品牌首店900余家,世界知名高端品牌集聚度超过90%。另外,进口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从2012年的1195亿美元提高到2020年的2268亿美元,增长近一倍。

接下来的增长点何在?

受全球疫情冲击,消费持续复苏,但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那么,接下来新的增长动力何在?提振消费又该在哪些领域发力?

魏建国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消费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蓬勃发展的电商经济在挖掘消费潜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正在摸索的社区电商,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碎片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带动农村市场消费升级。

与此同时,提振消费还要打通影响“双循环”的堵点。魏建国举例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虽然已经降低到了13%左右,但仍然偏高,进一步降低现代物流的成本,也才能缓解消费者的压力,从而促进消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也提到了应重点发力的三方面。其中一项即,在关注食物与服务的同时,也要关心消费背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加大力度推广普及信息消费的基础设施。

王受文表示,接下来要做的,是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循环。其中包括,要扎实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今年7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在魏建国看来,中国当前的思路是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供给来拉动并创造国内新的需求,以带动整个消费的转型升级,从而对中国的消费复苏产生强劲的刺激作用。因此,5座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是“恰逢其时”。

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长王思政此前告诉第一财经,从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到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诞生了全世界最大的新消费群体,超过4亿的新消费群体,比美国的总人口还多。到2030年,中国进口规模将超过22万亿美元,这对全世界都是非常大的吸引力,也是中国市场消费潜力所在。

根据麦肯锡11月11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未来十年塑造中国消费增长的五大趋势》,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或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经济体。未来十年,中国对于消费增长的贡献亦或继续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消费增长或将来自中国。消费增长之外,中国的消费市场在人口结构、社会变化以及科技进步的驱动下,正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

这些趋势包括:中国新兴消费阶层是全球众多消费品的增长引擎;城市消费者集中于一线城市,但非一线城市可能是未来的动力之源;中国的数字化消费者正在创造海量数据池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