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经济增长和通胀怎么走?会否再降准?专家热议中国2022

时间:2021-12-19 19:44:08 | 来源:第一财经

美联储刚刚宣布加速缩减购债并预示明年将加息三次,中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释出稳字当头的重要信号。作为全球两大增长引擎,面对疫情和通胀,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走向将会如何?

12月18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财经》国际论坛上,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等热议全球经济变局和中国应对之策。专家普遍认为,在政策调整应对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PPI通胀将回落,还有降准的空间。

全球经济面临两大问题

此前的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0.1个百分点至5.9%,2022年经济增速预测保持4.9%不变。

“在通胀高起和失业率下降的背景下,美联储已经宣布开始缩减量宽而且很快将结束资产购买,并且明年可能加息三次,财政刺激虽然还在但是力度大幅减弱。”汪涛表示,“总体来看,疫情后生产和生活的重启和恢复还没有结束,所以估计美国和欧元区明年经济增长仍然在4%以上,全球GDP增长也在4%以上,仍然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但汪涛强调,这是建立在假设新一轮疫情明年春天开始减弱,各方面限制也逐渐取消的基础上,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张燕生认为,全球经济当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供应链中断和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率偏低,二者可能会延续到明年上半年,其中前者是中国年内外需形势超预期的主要原因。而美国经济在明年主要面临疫情的不确定风险、通胀形势不容乐观,以及供给方面举步维艰等挑战。在美国通胀率接近40年新高背景下,明年起宏观政策整体上会从超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转向紧缩,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管涛也提到,从近期美联储的一系列表态看,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可能会比大家预想的快。

汪涛也表示,今年出口超级强劲,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疫情控制较好保证生产且产业链完整、韧性较强,但明年全球增长放缓,加上其他国家的一些供应链得以恢复,发达国家消费可能更多转向服务,明年出口大概率减速。“但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出口可以保持10%左右的增长。”汪涛给出的理由是,国内产品供应齐全,如果消费品需求放缓,其他国家的工业或者供应链重启需要大量的中间产品,中国作为中间品零部件出口大国仍从中受益。

明年中国增速有望达5.4%

“我们预测明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4%,在外资投行里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预测。”汪涛表示,我国目前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未来几个季度经济动能会有所转换。在此之前,多家研究机构对我国经济明年增速的预测围绕5%上下波动,IMF预测中国2022年GDP将增长5.6%,高盛则预测放缓至5%以下,实际增速为4.8%。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经济减速较为明显,三季度GDP环比增速年化只有0.8%,汪涛认为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财政政策执行偏紧影响基建投资;二是疫情影响下居民就业收入增长尚未完全恢复,防疫限制措施导致消费恢复缓慢;三是今年工业、出口明显好于消费,但供给侧的能源增长相对较慢,拉闸限电等因素影响了9月份和三季度的增长;四是房地产活动下半年明显下滑,销售和新开工下降,投资也有所下降,进而影响了其他行业。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期变化,政策上的调整至关重要。

张燕生认为,国内经济的内需弱于外需,仅靠内生刺激远远不够。从政策角度看,今年的宏观杠杆率稳中略有下降,经济更多依靠内生增长动力支撑,但在消费、投资、生活性服务业和各种工商户受到疫情严重打击的情况下,预计2022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将显著不同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稳字当头”意味着,国家会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更注重精准施策、统筹协调。

张燕生认为,接下来应该在保市场主体、稳外贸外资、稳就业等方面着重发力,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可预见性,防止合成谬误,尤其针对房地产、地方债等风险点的管控方式,要注意方式合理,避免由防风险变成触发风险,反垄断的推进也要通过和市场对话,和企业家、投资人对话,形成合理预期。

汪涛表示,财政部已经宣布提前下达专项债务额度,基建投资预计明年初有所反弹,全年预测有4%的增长;房地产环比动能也有望在明年一季度回稳,但因为基数效应,新开工与销售预计同比仍有可能下降20%到25%,预计二季度环比会略有回升,下半年同比开始回暖。“在房住不炒的大框架下,正常的住房需求按揭贷款以及开发商正常经营的开发贷款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还有降准空间

随着一段时间以来通胀持续走高,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市场还关注明年会否出现滞胀?会否再次降准甚至降息?

“明年食品价格回升加上上游价格传导,CPI预计在2.5%左右(今年在1%左右),不用太担心。”汪涛表示,今年高企的PPI增速则会在明年下滑。“今年平均可能是8%以上,明年可能就是3%到4%。”需求减弱、供给恢复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稳定下降将是影响PPI的主要因素。

对于明年的政策预期,汪涛认为,财政政策方面,明年专项债券发行和赤字水平可能与今年持平,但实际执行过程会比今年更加宽松。“ 明年还有降准的空间,降息概率会比较小。”对于货币政策,汪涛认为,最重要的是信贷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是不是有所调整,包括按揭、开发贷款等,预计信贷增速将在12月有所回升。

管涛表示,当前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下行比较焦虑,但有“弹药”也需要节省使用,疫情带来的冲击不是靠大水漫灌可以解决的,总量工具与结构性工具结合使用效果更好,要注意宏观经济政策与其他政策加强统筹协调,避免政策有效性的对冲。

而对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紧缩预期,管涛认为,虽然货币政策三季度报告强调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整体影响有限,但鉴于美联储紧缩速度超预期,国内货币政策趋向宽松,未来的形势演变仍需要进一步关注。除了用好正常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中国还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强则货币强;二是继续深化货币市场化的改革,通过加快境内外市场发展、拓宽境内外市场的深度广度稳定汇率;三是引导境内机构加强境外投融资的管理等。

管涛特别强调要引导机构防范化解风险。“总体没有风险并不代表个体没有风险,要强化风险中性意识,建立严格的财务纪律,立足主业加强货币的风险管理,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管涛表示,尤其对于在境外融资的境内机构,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全球金融动荡有可能加剧情况下,短期融资可能受到美联储政策变化比较大的影响,相关主体应做好预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