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数”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时间:2021-02-05 12:11:01 | 来源:新华网

近日,北京市地方标准《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专家介绍,可用1、2、3、4、5、6、7七个数字来概况,即“1”个定义,“2”个定位,“3”个分类,“4”大系统,“5”大要素,“6”大内容体系,“7”大人才培养培训模块。

“1”个定义

专家介绍,综合相关政策法规的内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概念可阐释为,基于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社会和文化的特点,积极主动预防和解决个体、群体与社会层面的各类问题,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

“2”个定位

从个体层面上看,要防止人的身心疾病,减少身心问题,维护身心健康,提升身心素质,促进身心和谐,达到身心幸福。

从群体和社会层面上看,目标则在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达到社会幸福。

其中,健康中国是基础,平安中国是保障,幸福中国是目标。

“3”个分类

首先是对全体人群,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

其次是对部分人群,主要是指易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及其家属,开展心理辅导、压力疏解等服务,加强公益性服务、社会关爱与人文关怀。

最后是特殊人群、重点人群,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干预,加强配套帮扶救助、法律援助、社会矛盾调解,积极协调卫生医疗机构及时转介治疗。

“4”大系统

要围绕教育系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系统、医疗系统、农村及基层社区系统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围绕系统搭建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开发符合系统切实需要的服务产品,打造具有系统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

“5”大要素

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必须具备人、财、物、机构、机制这五大要素。

“6”大内容体系

一是科普宣传体系,做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科普宣传工作;

二是测评体系,做好社会心理服务测评,建立社会心理服务电子档案;

三是培训体系,做好专业内和专业外的培训;

四是咨询服务体系,采用包括个体咨询、团体辅导、自助干预等多种咨询服务模式,科学有效地解决社会心理服务对象的各类问题;

五是危机干预和危机处理体系,做好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

六是保障体系,建立人、财、物、组织、制度等的保障体系。

“7”大人才培养培训模块

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培养培训所需的学科理论体系可按照“3+3+1”模式构建,即三个基础模块、三个提升模块、一个实践模块。

三个基础模块

一是社会治理模块,即运用社会治理等相关学科理论,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入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融入平安中国建设,增强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二是心理模块,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开展社会心理服务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民众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等。

三是社会工作模块,即要求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的模式、方法,积极主动地为民众提供社会支持、各类便民服务等。

三个提升模块

一是政策和规范。掌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把握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职业伦理、操守与规范化、标准化要求。

二是文化和特色。掌握针对不同性质行业、单位、地区、民族特点的专项专业社会心理服务内容,掌握适合当地文化社会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内容。

三是运营和服务。包括社会心理服务知识科普与宣传教育、媒体宣传与危机公关、社会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等。

一个实践模块

熟悉各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下一步,考虑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人才队伍培训体系,即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初级、中级、高级)水平分级体系,以及继续教育培训、督导认证,逐步提升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闫洪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