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家门口的“托老所”支起“老饭桌”

时间:2021-05-21 18:11:03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5月21日电 题:家门口的“托老所”支起“老饭桌”

家有两位耄耋老人,一日三餐该咋办?

91岁的袁明和85岁的王淑珍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对“空巢老人”。退休后,两人常去旅游,生活自在。不料,去年袁明患上脊柱压缩骨折,需要照料。老人伺候老人,两人的吃饭成了问题。

这时,小区里的“托老所”解决了两人的后顾之忧。他们生活的小区有500多个单元,里面光老人就有上千位。2019年,小区里的安静一隅,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开张了,社区老人是主要服务对象。

“我们老两口现在住在熟悉的小区,一天三顿饭也不用费心。有护工照料,孩子能随时探望,可以安心地生活。”袁明说。

说话间,开餐了。护工给两位老人端来饭菜。餐盘里,胡萝卜炒木耳、青笋肉片、红烧小鸡腿和杂粮饭冒着热气。餐桌边角圆润,老人不容易被磕碰,桌面还有孔,可以插拐杖。

“这种嵌入社区的养老服务很方便,能让繁忙的子女喘口气,也满足了老人对家的依恋。”该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任春艳说。

一年多以前,带着照料自家患病老人的压力,任春艳和她的团队建立了这所机构,希望让更多有养老压力的家庭获得帮助。中心除了向老人收取费用外,还会获得政府提供的资金。

目前,这家“托老所”共有8位“住读生”和9位“走读生”,他们大多是70岁以上患慢性疾病的老人,一部分人失能失智。中心为老人提供就餐、盥洗、复健等服务,还能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送餐。

就像托儿所有矮桌、矮凳、缤纷装饰一样,“托老所”的软硬件也是“老人友好型”。沙发、墙壁、马桶的旁边都安装了扶手和报警器,4位持证上岗的“老师”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还有2人在机构养老院工作过。

负责做饭的张秀琴说,老人们的状况各不相同,在餐食、照料上需要格外用心。有位老人不吃米饭,中心就为他做花卷。有位老人患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常常失眠、摔东西,护工们就日夜轮流照看他。

“这里面积不大,却像家一样温馨,老人能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王淑珍说。

张秀琴说,服务老年人得将心比心。“失能失智老人就像‘老小孩’,需要耐心呵护。希望我老了以后,也能有人这样照顾我、陪伴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0%,比2010年上升5.44%。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除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院外,一些灵活养老新方式正在多地推开。以社区为基点的“嵌入式养老”易布点、小而精、个性化、不离家的特点受到很多家庭的肯定。在兰州、杭州等地,“虚拟养老院”广受欢迎,老人拨打热线电话后,就会有加盟企业提供保洁、助浴等上门服务,在加盟餐厅就餐还能享受就餐补助。(王紫轩、张玉洁、张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