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6月19日电 题:“人象和谐”的故事,听听他们怎么说
新华社记者 严勇、何春好
连日来,云南北迁象群持续引发关注。喜添“象丁”、大象食堂、从“象爸爸”到“象姥爷”……记者近期在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亚洲象主要栖息地采访,听到了很多关于“人象和谐”的故事。
“希望还有机会见到小象,这段时间它应该长大了不少。”——护林员毕仕学
时隔半年多,说起见证北迁象群“象宝宝”诞生的经历,50岁的毕仕学还是有些兴奋。北迁象群在普洱境内产下了2头小象,而其中一次喜添“象丁”就是老毕发现的。
6月14日,毕仕学在跟记者讲述“象宝宝”的故事。赵普凡摄
2020年7月15日,“断鼻家族”象群北上进入普洱市,并于9月23日从该市思茅区迁入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境内。去年11月,象群到了老毕负责监测的梅子镇民乐村一带。这是他时隔20多年后再次见到亚洲象。
象群抵达当天,老毕与另一名同事担负起了象群监测工作。11月22日一早,他们在一块地里发现了胎盘,估摸着可能有母象生产。直到下午,他们才确认,母象肚子底下有一头小象的身影。
“果真是象宝宝!”老毕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并第一时间报告主管部门。为了让亚洲象吃得更好,他还动员村民将地里的玉米留着,供它们采食。
当地人告诉记者,小象诞生的山岭叫“高丽中”。“我们给它取了名字,若是公象就叫‘高高’,母象就叫‘丽丽’。”老毕说。
“它们休息了,我才能眯会。”——亚洲象监测员杨忠平
在思茅区六顺镇一座数米高的观测塔上,杨忠平正手持望远镜,瞄准远处的密林。
6月15日,杨忠平正在监测亚洲象。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一发现它们踪迹,我就马上发出短信预警。”杨忠平说。他每天都要行进在周边林区,靠着大象留下的脚印和气味来判断其活动轨迹。
这是杨忠平与象为伴的第四个年头。“它们休息了,我才能眯会。”他苦笑道。
常年与亚洲象打交道,免不了跟它们正面遭遇。2019年12月的一天早上,杨忠平跟往常一样监测象群,由于雾太大,没能发现在树底下休息的5头大象。突然,一头受惊的成年母象冲他走来。他来不及多想,赶紧往回跑。
“这还不是最惊险的。”杨忠平回忆,有一次他不小心闯进了20多头亚洲象的“包围圈”,所幸象群没有发起攻击。
6月15日拍摄的观测塔及“大象食堂”。(无人机摄)
但杨忠平没有退缩过。近年来,为满足亚洲象的取食需求,普洱市在观测塔旁建成1200余亩的“大象食堂”,分时段分季节种上了棕叶芦等植物,常年都有象群前来觅食。
“最多的一次,我见到51头亚洲象,它们在这里悠闲地吃着东西。”杨忠平说。
“照顾孩子可以慢慢讲道理,但大象不一样,它不会说话。”——“象爸爸”熊朝永
“我是‘然然’的‘象爸爸’。”在位于西双版纳州野象谷的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熊朝永如此介绍自己的身份。他跟救助象“然然”的故事说来话长。
6月17日,“象爸爸”牵着一头亚洲象外出活动。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2005年7月,野象谷工作人员在一条河道内发现一头受伤的小象,左后腿伤口很深且出现溃烂,上面爬满了蝇蛆,随时可能危及生命。随后,一支由80余人组成的营救队伍赶来,将小象送往救助中心。
此后,有着丰富护理经验的熊朝永担任这头小象的“象爸爸”。由于有抵触情绪,小象曾把一名兽医撞到墙上。熊朝永不敢靠近,但又很着急,“小象瘦瘦的,肋骨都露出来了。”
为了给小象补充营养,熊朝永从示范吃苹果开始。这拉近了他跟小象的距离,为后续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打下基础。遇到电闪雷鸣的时候,小象连续几个晚上都发出哀嚎,熊朝永干脆将床搬到小象边上,彻夜守护。
“小象要是害怕了,我就摸摸它的额头或者哼歌。”熊朝永说。
“象爸爸”熊朝永与“然然”女儿合照。(受访者供图)
这一陪就是十多年。2019年9月,“然然”产下一头小象,熊朝永开始忙着带象宝宝,“没想到我又荣升为‘象姥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