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赵长颖: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转型

时间:2021-10-08 12:11:00 | 来源:新华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手。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院长赵长颖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就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绿色转型的相关知识展开了介绍。

地球表面的升温主要是由于人类燃烧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室气体对气候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海洋升温/酸化、冰川融化以及一些极端天气的形成。赵长颖指出,人类需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遏制温度上升的趋势。因此,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提出,目的是让二氧化碳排放尽早低位达峰,为后续的碳中和留出时间和空间。

赵长颖表示,现阶段,我国在能源转型方面面临能源结构偏煤,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紧等诸多挑战。

在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条件下,要在较短时间加快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条件之一。赵长颖谈到,碳中和目标下,到2060年,我国未来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从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2060年的80%以上。能源结构的转型需要依托先进的能源技术,针对这一点,我国目前主要发展的非化石能源包括水电、核电、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并在新能源、储能和能源互联网三大领域进行了科研布局与研发攻关。

赵长颖表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背景下,加快推动了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发展。但此类新能源技术面临着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因此,可将间歇、波动的新能源进行储存和再释放储能技术、“新能源+储能”的模式便应运而生。

然而,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不仅依赖于对非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也取决于对化石能源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管理。赵长颖认为,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目前可以中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途径之一。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主要涉及捕集技术、资源化利用以及地质封存。其中,捕集主要集中在煤化工行业,其次为火电行业等。地质利用和封存项目以提高石油采收率为主。我国对CCUS技术开展了若干示范性项目,但是该技术高昂的技术成本限制了它的大规模普及。

随着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和信息技术更加深度的融合,赵长颖说,未来将形成一种以智慧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为代表的能源网络系统,该系统以电力为主,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实现多种能源形式互补。此外,能源互联网还具有可再生、分布式、互联性、智能化、开放性和商业化等基本特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