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态势良好的消费,仍然是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稳定和扩大消费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方面的举措,第一项即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扩大县乡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增加停车场、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消费。
与此同时,鼓励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便利新产品市场准入,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运用好“互联网+”,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引导平台企业合理降低商户服务费。
“稳步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让居民能消费、愿消费,以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李克强这样说。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认为,让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就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其中,增加居民收入,不仅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而且还要通过财税改革等完善再分配机制,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促进增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居民消费,不仅仅要提高东部地区的消费能力,还要“扩大县乡消费”,农村和县乡也应是接下来改善消费环境的重点。
“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消费欲望和能力并没有减少,只是消费方式改变了。”魏建国说,因此继续加大对于市场消费的引领,让更多消费方式和模式发挥作用,将进一步激发处于变化中的消费需求。
根据魏建国的预测,中国今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京东科技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沈建光此前也提出,应对提振消费的挑战,建议巩固前期消费券的发放效果,继续扩大消费券支持力度,特别是可结合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协同落地;发力可选、下沉消费市场,强化中低收入群体就业、收入保障;加快提升品质消费、线上服务消费供给,大力鼓励新型消费发展等重点部署,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推动消费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