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2021年5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5月CPI受翘尾因素以及“五一”假期因素带动同比回升至1.3%。而受翘尾因素大幅提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上游涨价向中下游传导影响,5月份PPI同比涨幅扩大2.2个百分点至9.0%,创下了近13年来新高。
CPI温和修复
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持续向好,而猪肉的消费短期难以得到提振,猪价仍处下行区间,成为CPI的主要拖累。5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从同比看,5月CPI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扩大所致。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7%转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3.8%,降幅比上月扩大2.4个百分点。
非食品中,交通通信价格上涨5.5%,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2.3%、22.0%和24.2%;教育文化娱乐和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5%和0.7%,涨幅均有扩大。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分析,CPI保持上行趋势,6月将到达年内峰值约1.7%,4至6月翘尾因素的贡献将从0.1个百分点升至1.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方面,猪肉产能持续上升,价格受到压制,而随着国内疫情受控,服务消费将趋于修复,非食品项同比将继续修复。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预计在服务业重启加速、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向终端消费传导作用增强的共同作用下,未来非食品价格和核心CPI将进一步上行,但猪肉下行周期启动和居民收入难以全面恢复将制约CPI回升幅度,年内CPI将温和修复。
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
5月份,国际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我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
从同比看,PPI上涨9.0%,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价格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99.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8.1%,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4.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0.4%。
据测算,在5月份9.0%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3.0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6.0个百分点,扩大1.7个百分点。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兴业证券称, PPI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上升至7%附近。全球需求逐渐回暖、供给恢复偏慢,以及各国对产业链安全的重视,是本轮价格上涨的三大主要因素。
伍超明分析,考虑到国内需求恢复持续慢于供给、国内产业链相对较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能部分对冲输入性通胀压力等因素,预计PPI三季度将趋于平稳,四季度小幅回落概率偏高。
短期内对通胀不必担忧
市场上普遍认为,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CPI传导的影响有限。招商银行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谭卓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持续对PPI形成冲击,并使下游企业利润受到挤压。但前瞻地看,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均不支持大规模价格上涨,长期通胀的基础并不存在。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指出,高频猪肉价格继续下跌,非食品CPI可能面临一些压力。不过,短期内对通胀不必担忧,CPI通胀需要需求、供给、流动性的配合,在当前消费受疫情影响仍弱于正常水平的背景下,上游价格上涨压力向CPI传导可能不顺畅。
德勤中国许思涛在参与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时表示,通胀压力正在上升,但不至于引发市场混乱,这是因为即使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全球经济仍有能力来控制定价,以确保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冲击市场;如果工资没有出现巨大的上涨压力,通胀不太可能急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