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疫情已延伸到多个地区,这也使得各大消费产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调查了解到,旅游业的暑期旺季已因疫情而在仅维持10天后成为了淡季,如今大量业者停工在家;不少文娱活动、演出等都暂停;各种酒类展会、啤酒节、聚饮活动等都受到限制或被叫停,这也让刚从上一轮疫情恢复中的酒业面临新的压力。但也并非所有产业都受挫,出于安全考虑,互联网医疗开始升温,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线上问诊这种就医方式,近期甚至有医疗平台的日均独立访问量达300万人次。
暑期游“旺季”变“淡季”
于丹是一家高端定制游企业的员工,从去年疫情发生起,她的薪水就打了对折,好在旅游业慢慢复苏,而她所在的企业也逐步从C端游客转向以团建和培训为主的B端客户,这使得于丹和她同事的收入也开始恢复。
然而,南京机场疫情发生后,于丹的客户呈“断崖式”下跌,在过去的一周,是她颇为痛苦的时刻。“上周实在太惨了,我们公司的三个大单全部没有了,损失起码数百万元。我手上的一个公司会务团原本是要以音乐会的形式举行活动,我们都策划和安排好了,结果疫情一来,活动取消,要知道这种主题定制化商旅服务非常细节化和繁琐,准备这么一场活动耗费我很长时间,现在疫情一来,全都白费了。我同事还有几个公司团在新疆等地,活动举行到一半就喊停了。最近我很空闲,因为订单退改完之后,现在什么业务都没有了,赋闲在家。”于丹无奈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于丹的状况仅仅是近期旅游行业的一个缩影。
8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部署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强调,要结合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管理措施,调整跨省旅游活动管理政策,实施联动管理。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省(区、市)暂停开展跨省旅游经营活动,待省(区、市)内无中高风险地区后,再行恢复跨省旅游经营活动。
与此同时,暑期的大量音乐会、演唱会等都取消或延期,其中不乏有近几年来大热的音乐剧《面试》、《水曜日》,话剧《德龄与慈禧》以及各类草地音乐节和室内livehouse这类有大量人群集聚的活动。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南、陕西、南京等多地的景区都有不同程度地关闭,诸多旅游演艺项目停演,大量的地接旅游业者停工。而组团旅行社和各大旅游预订平台的客服人员则每天超过10小时都在忙着退单,为了缓解退单压力,去哪儿和同程推出了在线退改和咨询服务。
携程将入住日期保障范围由7月26日~8月11日,延长至8月31日,入住酒店属于中高风险地区,均可申请因疫情免费退订。如目前居住范围属于中高风险地区,无法前往其他城市,可联系客服申请免费退订。将出发日期保障范围由7月26日~8月11日,延长至8月31日,所有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目的地城市全境为中高风险的用户,将可凭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免费取消。
飞猪宣布联合平台租车商家推出疫情无损退改政策,针对取还车地点或当前所在地为中高风险地区的消费者,如受疫情影响无法继续出行,均可在飞猪平台申请无损退改:未取车的订单可全额退款,已取车的订单可退还未使用时间的费用。飞猪此次无损退改政策持续至8月31日,后续将视疫情防控形势和相关政策决定是否延长有效期。
这是继去年春节后,旅游业又一次遭遇“旺季退单潮”。不少业者透露,今年暑期旺季启动得比较晚,是7月10日左右启动的,然而仅仅“存活”了10天就结束了——因为7月20日左右发生了南京机场疫情事件,随后退团陆续开始。根据业界估测,今年暑假旅游市场流失了约70%生意。
旅游的大量退单也波及到了酒店业。开元、锦江系、华住、亚朵等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旅游度假客源、商旅客源都明显下滑。
与地接导游停工的状态相比,目前处于中高风险地区一些特殊位置的酒店业者则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持续工作的状态。7月20日至今,禄口机场亚朵酒店的12位员工一直持续在岗。7月21日,该酒店所在园区大门需要立刻封闭进行全面戒严管控,但酒店事先没有准备警戒设备,于是酒店员工将废旧布草裁剪为长条将大门“五花大绑”,又将门店的接驳车和员工们的私家车连在一起封闭了进出口。由于工作强度大且高度紧张,员工们经常连续48小时无法合眼。
尽管疫情对于暑期旅游旺季打击很大,但业者们都明白安全第一位,因此大家在积极处理退团的同时,也在寻求安全而合理的业绩复苏之路。比如途牛方面在策划预售产品,以期待能获得一些收益。鉴于疫情对跨省游的打击,春秋旅游立即转向增加了上海本地游旅游产品的供给。“我们有主题类产品,包括微游上海、上海微研学、家庭亲子游以及双语微游(中文+英文)等,同时还会增加上海地区的酒店套餐和单项的季节性产品。希望旅游市场可以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尽快复苏。”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酒展暂停,酒商观望市场
距离中秋旺季还有1个多月,但疫情却让酒商们感到担忧。近日,出于防控疫情的要求,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关于加强人员聚集性场所管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各种酒类展会、啤酒节、聚饮活动等都受到限制或被叫停,这也让刚从上一轮疫情恢复中的酒业面临新的压力。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虽然夏季是酒类消费的淡季,但却是各种酒类展会的旺季,各种品鉴会、私享会和酒类展览大多集中开展,由于今年上半年国内酒类消费有放缓的趋势,而且酱酒热有进一步升温的势头,为获悉行业动态,了解产品,今年夏天各大型酒类展会也备受经销商和酒商关注,比如原计划8月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第五届中国高端酒展览会就早早呈现爆满的状态。
中酒展组委会副秘书长汪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中酒展的规模也是最大的一次,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参展方除了主要国内的知名白酒企业,还包括400多家酱酒企业,截至8月1日,预登记的专业观众数就达到了6.8万人。不过在8月2日,中酒展组委会发布通知称,为了防控疫情传播,展会将延期举行,举行时间待定。
汪玮表示,在南京疫情出现之后,组委会就在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并启动了预案,主要是大量采购防疫物资,同时规划加强场馆的现场防疫工作,在接到山东省有关部门的要求之后,组委会立即启动了延期的应急预案。
据了解,大量搭建物料和展品已经运抵济南,组委会一方面将展品和搭建物料运输至恒温仓库暂时免费储存;另一方面则与已经预登记信息的观众取得联系,并帮助已经预定行程的观众退票。组委会方面表示,目前展商和观众对于展会延期表示都能理解,暂时没有展商退展,虽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但肯定要以防疫大局为重。
同期被取消的大小酒类展会不在少数,包括青岛国际啤酒节、西安啤酒节在内的多地啤酒节,原定于8月份开展的Wine to Asia深圳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等都被取消或延期。
对于酒展的取消和延期,酒商的心情颇为复杂,由于临近下半年的酒类消费旺季,特别是中秋旺季,多位受访酒商都表达了对市场前景的担忧。河北石家庄酒商陈磊告诉第一财经记者,8月3日市里刚下发通知,要求从严控制婚宴等大型聚餐,大力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或不办,并严格控制就餐人数,原则上控制在正常容纳量的50%。
也有不少酒商对此表示观望。山东淄博综合酒商李营则表示,国内疫情相信整体还是可控的,因此可能短期内会有一些影响,但随着疫情被控制,预计市场情况就会好转。
白酒专家肖竹青认为,疫情肯定会对国内酒类消费带来影响,消费者因为担心感染病毒会减少外出走亲访友和餐饮酒店聚餐,所以社交属性白酒礼品消费和餐饮渠道用酒消费频次也会相应减少,白酒销量会有所下滑。
相比于白酒,疫情或给更加依赖社交活动的葡萄酒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WBO葡萄酒商学院院长杨征建透露,在他对成都市部分连锁酒商调研时发现,在确诊病例的当天(7月27日),整体销售额就下滑了30%,而在高新区和青羊区的门店下滑则更为明显。
据山东、北京受访酒商介绍,目前不少客户都比较紧张,一些品鉴会和交流活动只能暂停或推后,原本正在策划的酒庄走访计划,也因为当地的防疫政策变化而不得不取消,多位酒商担心可能会错过中秋旺季。但有2020年春天疫情发生时的经验,各受访酒商也表示今年已有所准备,认为整体影响不会超过去年。
互联网医疗火热
此次由南京疫情,导致一些地区医院的门诊无法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包括丁香园、慧医天下等互联网医疗平台都推出了一些就诊服务,如慧医天下在河南推出了公益义诊活动。
丁香园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受疫情影响,公司的App和小程序流量有明显增长,一方面是由于近期推出的“出行防疫政策查询”,为用户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便于用户在必要的出行前做好防疫准备;另一方面,疫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就医不便,线上问诊可以帮助大众及时得到专业解答。
自2020年疫情出现后,曾经一度冷寂的互联网医疗行业一下子火热起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线上问诊这种就医方式。
好大夫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平台的日均独立访问量是300万人次。“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线上问诊正在患者中得到很大的普及;线上问诊也让医生可以与自己的患者保持沟通,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
在业内看来,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发生一场颠覆。
“未来互联网医疗将会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我认为是用户需求来驱动,当大家真正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可靠的使用通道时,对线上的服务质量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进而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服务质量提升了,也才能推动行业更大规模的应用。现在互联网行业才刚刚打开一扇门,未来,由于用户的需求驱动,整个行业发展得会更加规范、服务质量会更高,技术创新的手段也会越来越多。”好大夫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整个互联网医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疫情之后,已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行业出现了非常多的应用场景,行业基础设施正得以完善,这会进一步带动行业的进步。“如去年疫情出现后,送药上门普及开来,全国接近一半的城市能实现送药上门。慢病患者急需指导、用药、复查、检测和监测,这些患者也可以通过线上与医生直接沟通。”
在王仕锐看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互联网医院真正要发展,要有一个规范的、权威的疾病管理方法,即‘临床路径’。当下互联网医疗资源有了如此多的突破之后,如何跟传统的医学、权威的认知做交融,这是目前行业比较欠缺的,这块需要扎扎实实发展起来。”
疫情颠覆的不仅仅是线上问诊,同时正在影响整个医疗行业。
阿斯利康中国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年来,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和整个医疗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疫情下,大家养成逐渐使用互联网医疗的习惯。在这样的驱使下,数字医疗正被深度的感知、认可,一场数字化医疗的习惯思维正成雏形。在政策、市场、数据的强化下,数字化医疗业务会不断落地,智能诊疗、物资调配、医药研发等将成为数字医疗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
就药企而言,疫情与带量采购政策的叠加影响使得药企内部调整加速,辐射至销售端时,有医药企业市场部负责人感叹“各有欢喜各有愁”。疫情限制了病人的就医,药品销量受影响主要是疫情期间病人减少造成的。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在一些慢病领域,医生会通过延长处方来保障药物的供应。而在新药特药领域,患者可以在附近药店购药或享受送药服务。“疫情影响了企业在医院的药品销量,对于受影响的医院,企业会做一些家访之类的工作,或线上约学术会议。”一家中医药企业负责人李萌认为,尽管如此,企业还是会选择主攻院内市场,暂不会考虑院外市场。
在疫情期间,众多学术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召开,借此机会,药企的营销推广模式开始向数字化转型,主题论坛、医学科普、搭建患者群等形式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交流,也能更为便利地进行医学教育,传递企业理念。据悉,目前不少相关企业都在加快数字化改造。从药店渠道起家的膳食补充剂企业汤臣倍健(300146.SZ),近年来就在布局线上的渠道网络。去年疫情出现后,公司往线上布局的力度在加大,从去年7月开始,就正式启动线下销售变革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相关变革。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汤臣倍健境内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79.72%,这远远大于线下渠道24.18%的增速。
(文内于丹、李萌为化名,实习记者周思韵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