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海一位八旬病人,因为社区封控等原因,我长期服用的药无法续开,居委会同志通过你药网帮我网购了药物......与联络药师多次联系后,今天终于收到了急盼的药......”4月20日,上海市医药保供企业1药网收到了这样一封感谢信。
这样的需求和感谢还有很多很多。自零售药店“应开尽开”逐渐落实后,各家保供企业的订单直线攀升,比如,1药网在4月的高峰时期每天接到的线上订单超过1500单,累计服务患者已有几万人,另一家医药连锁品牌第一医药每周线上线下有近6万单。
“很累,但是不能停下来,那都是救命的药。”一位保供药店的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4月1日上海全域静态管理以来,这些保供人最长的已经在外坚守了近1个月时间,其中既有店长、经理、理货员、营销员,也有平台骑手和在家中提供技术支持的后台员工。看到出票机每天像流水一样的订单,有人自创取药编码提高效率,有人忙到凌晨两点去做核酸,也有人20天时间“轻轻松松”瘦下来7斤......
1药网高级销售总监陈军:
从小区志愿者到“保供人”,每天理货到凌晨2:00
4月20日下午18:33,陈军还没吃上当天的第一口饭。这是他返岗的第12天,自4月9日保供工作开启以来,他一直住在附近的酒店里。
陈军所在的1药网是上海一家数字医药企业,其最大的药品仓库建在江苏昆山。入列保供名单后,1药网在双方政府的帮助下打通了从昆山华东运营中心总部到上海的物流“绿色通道”,并在4月9日推出了针对慢病患者的用药保障服务方案,每天的订单也从最开始的几十单飙升到500单、1000单、1500单,最主要的用药需求来自慢性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多是风湿、糖尿病、哮喘、高血压、癫痫、抑郁症等需要长期服药的病症。
返岗之后,因为人手紧张,陈军每天的工作要分成3块:上午跟车到昆山仓库押送药品运输车辆、下午理货上架、傍晚到晚上整理或配送积压订单。
为了方便居民、志愿者或骑手取药,1药网通过与线下药店合作,分别在浦东新区、浦西各开设了一个自提点,居民在1药网APP下单后由骑手或志愿者、居委会人员到自提点取货。每天上午,陈军和其他同事轮流跟着公司的押运车到昆山仓提货,期间往返5个小时都不能下车,直到返回上海,陈军再拿着保供通行证将药物分配到2个自提点。
“家里有妈妈和老婆,还有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3岁。”陈军说,自己能够安心在外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在回药店工作之前,他已经在自家小区做了半个多月的志愿者,因为每天核酸,让他有条件成为公司第一个申请返岗的员工,志愿者的经历也为他后续的工作提供了不少经验。
4月初,因为订单量大、合作药店人员不熟悉订单流程,为了提高骑手取货效率,陈军想到了模仿快递“取件码”。他为每一个订单包裹进行编码、入库(电脑系统)之后,把原本“5分钟找一个订单”变成了“1分钟找5个订单”。“以前做小区志愿者的时候,我就让一栋楼的居民高层(电梯)、低层(楼梯)交替下楼,安全还高效。”陈军说。
(医药保供人驻守药店)
“现在浦西点有4个人,浦东点有2个人。”陈军介绍说。随着订单量的增加,每个自提点的工作量依然很大。在结束早上8:30到晚上21:00甚至是23:00(普陀区)的营业之后,陈军常常和同事们理货到凌晨。“一般是凌晨2点左右,那个时候核酸不用排队,做完了再睡觉,很累但是不能停下来,因为那都是救命的药。”陈军说,好在公司在物质条件上比较照顾员工,他也经常尽可能买一些物资给店员,“大家劲头都比较足”。
送货也是陈军给自己加的一项任务。“有一次陆家嘴自提点有一个包裹订单信息上写着‘SOS’,我就立马打电话问了下,是一位孕妇给家里80多岁的老人定的胰岛素打针筒,当时很多渠道都买不到这个,很紧急。”陈军回忆称,虽然按照正常流程当天的订单一般是晚上理货、第二天配送,但这种紧急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亲自送到。
当前,除了部分药物需求集中导致库存紧张外,人手不够、部分订单因无骑手接单而积压仍是最主要的困难。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员工返岗和志愿者加入,陈军也有更多时间能为返岗员工和志愿者们做业务培训和辅导。
第一医药某大区经理钱宏:
2个人撑起一家店,20天瘦了7斤
在上海陆续营业的几千家零售药店中,像陈军一样的“保供人”还有不少。
4月21日晚上,第一医药门管部大区经理钱宏在驻店21天后回到家中休整。此前,他和另一位男同事一直住在肿瘤医院旁边的汇丰大药房抗肿瘤药店(徐汇区,下称“抗肿瘤药店”)中,平均每天面对线上线下共计400多单药物需求。
按照线上平台的距离设置,每一家营业的零售药店覆盖范围主要在周围3~5公里。但因为靠近肿瘤医院,过去肿瘤药店的需求主要来自肿瘤医院的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地来沪就医人员,需要在当地长期做化疗和血透等。但在疫情之后,医院与周围小区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都出现了集中增长。
“每天线上一开始接单,那个出票机打印单子真的就像流水一样,特别特别多。”钱宏回忆说,4月1日开启保供第一天,肿瘤药店作为首批营业的零售药店之一,在药到家、美团等第三方平台开放之后,出票机打印的订单几乎停不下来。钱宏在电话中向记者称:“真的是两个人撑起一家店。”
而这原本是一家需要十几个员工“站岗”的门店。自保供以来,钱宏和另一位同事每天早上7点起床,吃过早饭、补充和整理药物之后,8:30打开线上渠道开始接单,然后就开始了一整天的“循环”——拣货、复核、打包、等待骑手取货或为线下小窗口购药顾客配药。每隔几天,还要进行仓库来货的验收、卸货。每天晚上,两人都要在12:00左右结束营业,整理账目之后才能睡觉。
(医药保供人驻守药店)
“瘦了7斤。”钱宏回到家“上称”发现,驻店期间,公司照顾员工饮食不错,但自己的体重还是“轻轻松松”下来了。虽然在店里每天神经紧绷、睡眠不好,但钱宏只是觉得忙不觉得累,反而回到家后才感觉到了疲累,“整个人没什么精神”。
钱宏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因为疫情原因也很少能回家,家中有两位老人和上五年级的儿子。“就是想做个带头作用,保供是一方面,最关键的是跟一般志愿者相比,药师的知识对顾客来说很重要,我们至少能给居民一点安抚。”钱宏说,平日里最常见的就是居民或者志愿者拿了某种药的包装来买药,但很多人不知道买不到这种包装的药,也可以用其他厂家的药物代替,他们的建议可以让居民少跑很多路。
“我们这次可以回家休息调整几天,由另外3位女同事轮班。”钱宏表示,保供之初一般是男同事“打头阵”,考虑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心理准备,公司也允许更多女同事返回岗位。
但短短几天后,钱宏就再次返岗了。“我到新的门店去开业了!”4月26日,钱宏告诉记者,他正在争取开放更多门店,最近他管理区域内的汇丰大药房药妆店也开门营业了。
第一医药营业员马沁眉:
“志愿者手里总是拿着厚厚一沓纸”
在南京东路616号,第一医药商店的营业员马沁眉也已经驻店20多天了。比钱宏“幸运”的是,马沁眉和老公都是这个店里的员工,一起驻店期间还能每天见面,虽然门店规模更大、订单更多,但店里已经有十几个员工一同作战,店内还配有食堂。
第一医药商店商厦共有7层,其中售药区在二层,员工住宿在原来的四层会议室。相比多数零售药店还是“小窗口取药”的模式,商店的售药区店面更大也更开放,可以允许防疫信息符合要求的顾客进店选购,因此效率也更高些。“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小区志愿者拿着厚厚一沓纸(药品清单)来帮居民买药,一个个核对。”马沁眉说。
(医药保供人驻守药店)
但与多数保供人的想法一样,马沁眉当下最希望的还是能再多一些人手。“以前我们一共是60个人两班倒,每次都是30个左右员工一起忙,现在业务量很大但人手只有原来的1/3,每天还要有人在医保窗口24小时值班。”不过马沁眉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员工在社区里帮忙联系订单,4月5日之后也陆续有员工来帮忙,只是不能驻店。除了药到家、美团、饿了么等线上每天700~800份订单,商店每天还会配送一些微信社群的订单,专门由不能出小区的药师联络统计。
“想儿子了就打打(微信)视频,他就只会说‘想’,别的也不问。”马沁眉说,家里的儿子上二年级,由父母在家照顾,公司也会在他们“抢不到”菜和米的时候帮忙送一些到家中。
在无数保供人的坚守下,上海药物的供给保障问题正逐渐得到解决。早在4月13日,市药监局、市商务委就宣布全市已开零售药店1105家,还有1033家药店正逐步恢复营业。
骑手志愿者单小哥:
希望老年慢性病人都能吃上药
但要将一盒降压药顺利送到患者手中,还需要药品配送的“绿色通道”,其中的重要角色就是社会骑手。在4月19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当时在岗骑手已有近2万人。
今年24岁的单小哥(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单小哥从安徽老家来到上海多年,从2019年3月开始做骑手。“换了好几个平台,现在跑闪送,每天全浦东到处跑。”直到4月初,单小哥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1药网和浦东电商行业协会公益基地、浦东新区公益促进会发起的送药志愿者招募信息,他的角色开始转变。
“做志愿者主要是看到太多人需要帮助,大多数都是年迈老人,我以前也是奶奶带大的。看到他们求助无果,自己心里也难受。”单小哥说,之前经常在网上看到因为疫情得不得医疗求助的消息,自己只是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他们,加上原平台订单减少,时间多了一些,自己就果断注册了美团和饿了么专送保供类订单。
“只接药品单子,O2O药店的和跑腿取药的,主要跑药店、医院。”单小哥主要接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和孕妇的用药单,因为每天的药品需求很多,平均每天要“跑”十几个小时,范围几乎贯穿整个浦东,“但如果当天单子少,有时六七点能结束”。
提起收入,单小哥说,其实骑手的待遇并没有像网上说的那么多,“日入过万”只是极少数。“每天少的时候300多,多的时候1000多。”单小哥说,当下没有稳定的住所仍是最大的困难,“酒店很难找,爱心酒店都满房了,主要睡在桥底和公园,或者地铁站外。用热水和洗澡不好解决,其他都能克服,有些饭馆已经营业了。”他对记者说,自己将被子等生活用品装在一个背包里,存放在御桥的一个保安朋友处,每天晚上取来用,早上再放回去。
(骑手小哥在桥下的临时住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