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一个医药投资人的疫情日记:新冠病房陪护母亲的五天四夜

时间:2022-05-03 10:44:03 | 来源:第一财经

今年49岁的王曙光,是上海文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年,他在上海已经整整生活了20年。上海本轮疫情发生后,王曙光的母亲也不明原因地被感染了新冠。在特别申请了高龄老人陪护后,王曙光与母亲一起住进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上海老年医学中心隔离病区。在陪护母亲的五天四夜间,医护人员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令他印象深刻。5月1日出院后,王曙光记录下他在新冠病房的所见所闻。

第一天,4月26日,上海浦西4月1日开始小区封闭,广汇花苑不断在检测核酸,封闭从5日(原定解封日)一直到封到下旬。4月25日小区核酸检测结果,妈妈(83岁)结果是阳性。她行动不便,耳聋,外界交流也少,考虑到妈妈以前没打疫苗,这是有些担心的。街道不断打电话要求隔离,我们这边做了准备,提了要求,老人年龄大,要有可陪护的地方。晚上7点,在防疫部门的协助下,妈妈被安排到上海中山医院老年病中心隔离,可一名亲属陪护。这算是松口气。

第二天,4月27日,下午居委街道安排车,4点左右我陪妈妈到中山老年病中心隔离方舱,G9病区917房间。我们进来后,医生和护士给我们做了基本检查。我看了一下,病房里8张床位,已经住了3个病人,其中床号67的是个91岁的老太,卧床,不能自理,感觉有压力,虽然知道这是老年病中心,但看到这个卧床的老人的状况还是有些意外,她的大小便都要在床上,又有不少基础性疾病,医生护士给她翻身、喂药、喂饭。来方舱前,她是在一家养老院,有四个子女,都没在,应该也是新冠的原因。如果在平常可以请护工,现在的情况,护工也很少,是否找阳性护工,这都是难办的问题。这个老太的脾气还挺大,头脑是一阵清醒、一阵糊涂。不断提各类要求。从下午看出,这个老太太基础状态不好,医生护士每隔一会儿会来检查她。病房里其他四个人还好,我妈没有症状。我来陪护之前也做了计划。我一直做生物医药投资工作,对新冠相对还算了解,尤其对这次奥密克戎的特性有基础认识,我打过三次疫苗,身体良好,在这里陪护,大概率是要转阳,不过没关系,应该过一周可转阴,索性就等着和妈妈一起出院,也只能这样了。晚上睡觉,这个67床老太从2点就开始折腾,真是闹了一夜。我印象中,医生护士来的不下5趟。换尿布、翻身,查褥疮等,这都是子女或者护工的工作,也真是难为医生和护士了。

第三天,4月28日一早,测了核酸,昨天没睡好,这两天妈妈的事情还是有些累,估计抵抗力会下降。病室的小刘是山东人,很热情,我们一起收拾病房。医护不时过来巡查,检查、他们态度谦和,素质很高。67床老太可能有些失忆等症状,不断找医护,也不配合,尿不湿自己扯掉,拉屎在床上,说实话,我还是没见过这个阵势。医生护士来后,帮着全部整理好,居然一直在哄着,没有一句责备,让我很意外,他们都是素不相识,我看是自然的职业素养,很佩服。67床旁边的山东病友小刘,对我说,大哥,这些医生人真好,你看就是子女也不一定做到。她就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留心看着老太。第三天有个护士带了巧克力等给小刘,谢谢她的帮助,我看着很愉快,这一个多月很压抑,看到阳光的东西了,他们都很好,不觉得这个病房狭小,我妈倒是气定神闲,看看书,反正她是耳朵不太好,耳根子清静也挺好。

当天,小刘的丈夫也“中招”了,新冠发烧,在中山门诊确诊新冠,据说和小木桥路的一个79岁的阿姨在中山门诊坐了一夜,小刘想让他丈夫也来这里,他们以后可以一起出院,他们是在医学院路的菜市卖菜,老家临沂,来上海十几年了。我说你可以试试申请,因为你也是中山患者,可以对口申请。下午小刘很高兴,中山防疫居然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把他爱人小吕安排过来了。我妈觉得饭菜还挺好,就是太多了,牛奶,饮料都挺全。医生护士还是很忙,听说,上海老年医学中心目前共收治800余名患者,集中90岁以上的超过100人,80岁以上的超过280人,70岁以上的超过420人,就单单想想67床老太的情况,就这些医护人员,怎么能忙的过来。

第四天,4月29日,小刘的爱人来到病房,他们看着都是有夫妻相,挺好。一起来的还有个小木桥的79岁的阿姨(老上海人),他们两是一起在中山门诊确诊,好了,这下病房人都齐了。我第一次检测结果是阴性,有些侥幸,还好吧。我现在倒是安心看书,用电脑。一早医护人员(一般都是7点前)来查房,不过夜里他们都来好几回了,67床老太好些了,但还是事情多,他们也重点照看。真是辛苦,觉得这里医护人挺好,真不错。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有朝气,积极、乐观。他们都是大白,看不清楚,但从声音都和身形动作有印象。我们病区有上海中山医院张永星医生(2000级上医大胸外科的)等,还有个上海护士(讲上海话,很和善,不知道她的名字了),这几天江苏援沪医疗队成了主力,我要记住她们,江苏援沪医疗队队长孙立群和病区护士长孙小平以及储护士长等,还有前期的东南大学医学院同仁。他们是否被挑选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们是高素质优秀的医务人员,是积极阳光的年轻人,无论是工作态度、工作认真,还是与病患相处,都体现的很高的素质。

第五天,4月30日,昨晚睡得挺好,67老太状态挺好,没闹了,早上查房,我和我妈检测核酸,中午报告出来,我还是阴性,妈妈病毒载量减低了,她在这里倒是还挺好,我感觉自己当时要求来陪护是对的,除了安排好我妈的事情,也和小刘他们协助做些事情。下午和小刘夫妇交流,上海这次疫情对大家工作生活影响很大,但上海总是个希望之城,只要努力,就有发展。都期望疫情尽快结束了,恢复正常。

第六天,5月1日,今天一早大家的气色都挺好,我和小刘夫妇把病房简单整理一下,上午查房时通知我说下午出院,填手续了。小刘帮着给我妈洗个澡,感谢!妈妈来这里让家里人都放心。医护人员还都是忙来忙去,要走,我总是想和她们说些什么,她们也没空,好吧,我写点记录吧,把这几天的事情做个流水账,给朋友们,他们可能会关心我在方舱没转阳的事情,我不会太在意这个事情,我是想,不同的职业真是要求不一样,这次方舱经历让我对年轻的医务人员充满信心,她(他)们专业、敬业、守业。在给老人换尿布时,还是愉快的交流专业,这个场景,我记在心里。

离开医院,坐专门大巴回东安路,途径徐家汇、衡山路、东平路、太原路,这个城市我生活的20年了,充满感情。现在很陌生,没有车、没有人、没有颜色很苍白,有人说2022年没有春天,这段时间心情一直比较沉闷,但事情总是这样,在新冠病房的这五天四夜,让我对未来有信心,因为上海是世界的上海,她包容、文明、谦和、豁达、乐观、坚韧,会有更多优秀的、有理想的、有才华、实干年轻人走进来,共同建设这个美丽的东方之珠!希望之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