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以读攻毒:三个上海人的居家阅读生活

时间:2022-05-19 13:44:04 | 来源:第一财经

3月底以来,上海居民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居家封控生活。看起来居家时间变长,对读书有利,实际为各种因素所累,相当多的爱书人都经历了心浮气躁的阶段。

对变化比较适应之后,人们开始更多地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诉诸阅读,希望在生活方式、物资储备、心理应对、社交指导等方面快速高效地取得知识。物流运力的限制,使上海的居家读者们很难获得新购买的书籍,这种情况下,消化家中藏书、重读曾经读过的旧书,都是满足阅读欲望的选择。

人们看待阅读的态度在发生变化。一些读者倾向于选择更能反映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硬核”书籍,如政治、经济、历史等类别,想用相对比较充足的阅读时间,啃下大部头,回应心中的一些大问题。

一些读者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非常具体的问题上,想更好地搞懂如何应对危机、转变职场志向和理财计划,在疫情结束后更好地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生活环境。比如,学会多做几道菜,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培育可食用的植物等。

三位上海居民向第一财经记者讲述了疫情封控期间的阅读生活。她们恰好都是女性读者,有创业人士、职员和自由职业者,有的人有孩子。她们居住在上海城区不同的圈层,因此也体验过不同的疫情封控管理状态。

她们都是热爱阅读的人,但对阅读的需求不尽相同,有的以工作需要为主,有的是为了创作自媒体内容,有的则是作为日常信息获取的渠道。相同之处在于,在过去这段特殊的时光中,阅读对她们的心态都有帮助,也影响了她们未来的计划。


自由职业者Eleanor:收支计划要重新制订了

这一个多月我看书少了,一个原因是睡得不好。封控期间,随叫随到的灭鼠公司中断了服务,这栋徐汇区湖南路街道的弄堂老房鼠患再现,夜里有些噪音。

我租的这间房是一间屋子加独立卫生间,房子虽然不大,但小区位置好,可以把社区当客厅。但现在社区客厅关了,我被“锁在屋里”了。我家是一楼,一直待在屋里闭塞感很强。4月,大家足不出户,我比较少出门,弄堂老邻居互相监督也很积极。5月以来,因为小区一直没有阳性,是防范区,阿姨们也开始出来走走。我在家坐得闷了,就到院子里走两圈。

邻居们也遇到很多从没见过的“次生灾害”。我的外国邻居家窗外的树上有爬藤类的寄生植物,平时都有绿化工人定期清理,因为疫情中断之后,正值春天,花开得旺盛,都掉下来,厚厚的落花招来了蜜蜂,经常飞进室内。有个不怕蜜蜂的邻居帮他们清洁。竹子长高来不及砍,绞到电线里了,一位70多岁的奶奶家里居然有重型电锯,借给居民锯断了竹子。

我买书有点囤积倾向,读得没有买得多,疫情期间倒不担心“书荒”,正好消化一些藏书。我有很多艺术史和设计类的书,是工作灵感的来源和资料储备。

以前我在一个创意园里开过活动空间,把很多书摆在场地里,让客人可以阅读。空间关了以后,我也没那么忙了,比较能沉下心来读文字量大、理论性强的书,还有一些经典的书。阅读兴趣跟我关心的行业和方向比较相关,比如因为运营空间,关注城市更新、社区营造方面的书。后来会看一些有科普效用的社会学等学科的书,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薄荷实验文丛,里面有一本《人行道王国》,满足了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兴趣。我喜欢上街溜达,溜达多了就买了《考现学入门》,想看看书上怎么说溜达这件事。

《人行道王国》

[美]米切尔·邓奈尔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版

疫情以来,人不能出门,心情变得烦躁,读书欲望滑坡,很多时间花在跟朋友们发微信吐槽,再看看新闻。这段读不进书的时间,我主要在看newsletter。从三四年开始,我养成了习惯,订了很多外媒和高质量网站的newsletter,现在中文newsletter也很丰富了。我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坐在电脑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浏览近两天的newsletter,详读一部分文章,经常能读几个小时。4月底,威尼斯双年展开幕,我接了一篇约稿,要写关于这次展览的内容,这两个星期我重点在看相关的评论文章。

newsletter都是新鲜资讯,而书的优势则是“不插电”。我这栋房子有个小天台,在家太闷了可以带书上去看。也可以坐在院子里的路边上,读一会儿书,压一压马路。这种时候总不能带着电脑去阅读吧?

我会安排一些时间看轻松的书。前几天和朋友说起,想等疫情过去之后去南美旅游,想起《最好金龟换酒》这本书,就找出来重读。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作者傅真写的游记,她是中文世界较早的游记博客作者。在疫情生活的心情下,重读这本书给人安定感。

我还抱着八卦的心态看了Ali Wong(“脱口秀女王”黄阿丽)的书《Dear Girls》,书比较薄,语言有趣、简单。她的话能让人暂时从疫情时期的心情里抽离出来。

《Dear Girls:Intimate Tales, Untold Secrets & Advice for Living Your Best Life》

黄阿丽 著

Random House 2019年10月版

《最好金龟换酒》

傅真 著

中信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5月初我加入了一个知识星球付费社群,看投资人张潇雨讲述web 3.0的知识。从web 1.0、2.0到3.0的革新,对我来说是一种基础性的革新。张潇雨推荐了一篇长文章《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是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谈积累财富的长期思路,我看了以后得到很多启发,是我这段时间最重要的阅读体验。

这篇文章脱胎于印度裔硅谷投资人Naval Ravikant在社交账号上写的一些财富金句,比如:要关注自己的wealth而不是money,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要厌恶money,越厌恶它越不会来找你……火了以后,他详细阐述了这些理念,写成了这篇文章,在他的网站发布。和菜头2018年把其中的重点段落译成中文。埃里克·乔根森把Naval Ravikant十年来各种关于财富和人生的思考结集出版,有纸质书和开源电子版,最近中信出版集团出了中文版,名为《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

读这本书,我有两个严肃的体会。一是因为疫情,我必须重新考虑钱的问题。今年我原计划装修一套房子并且住过去,但是现在我决定不装修了。因为工程可能很动荡,装修工人的档期不好排,制作家具的工厂排期也很困难,所有事情都会延后。

二是我要重新制订收支计划。前段时间股市动荡,每天我们要顶住压力,吃发下来的物资,努力保证身体健康,努力了一整天,睡前一看基金在跌,心里有一种“我做错了什么要被罚钱”的无奈。我觉得要认真思考一下工作、收入和生活的关系。这是“疫情特供”的心理状态,平时好玩的事多,不会在一间小黑屋里反复面对一些相同的事情。必须作出改变,我思考了近两年大的支出项目、重点收入的方向要怎样调整。

我加入了一个读书小组,疫情前,这些朋友每周会有固定的一天晚上一起聚在一家氛围很好的书店,把一本最近读的书介绍给彼此。疫情期间,我们就改在线上。上周我还向成员们大力推荐了《纳瓦尔宝典》这本书,结果大家好像抗拒读这种致富经,都说不想读。看来催别人学习赚钱好像也不是太妥当,那我就自己继续努力吧。

《纳瓦尔宝典:财富与幸福指南》

[美]埃里克·乔根森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5月版


高中教师晓晓: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我在松江区的一所国际高中任教,住在松江大学城附近。学校是按国际体系教学,受疫情影响,为期一个月的国际大考取消了,改成了线上考试,最近每天都有几个小时在监考。考试月结束之后,学生们会在6月中旬放假。

这个学期我们在校上课仅有两周,其他时间都是居家教学。不能面对一张张活泼的脸,我觉得很无聊。原则上要求学生们都要开视频,但大家有很多理由。比如有学生说,老师,我还躺在床上呢!

这段时间的生活,就像一个不断循环的圆圈。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是挺好的,但要足不出户,情绪就会变化,一个人待着挺郁闷的,也不想看书了。封控期间的情绪在动态变化,没办法总体上归纳。就像加缪《鼠疫》里人物的情绪一样,分阶段看,初期比较挣扎,反应激烈;慢慢开始适应,偶尔下楼测核酸,跟大自然接触一下,觉得还挺好;时间一长,难免觉得很无聊;等到我们小区成为防范区,允许出门了,我出去了一天,看到附近的草木,心情就好多了,有劲头回来继续居家生活。

我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疫情确实改变了我,让我接受了无常,变得更随意了。就拿阅读来说,4月份上网买的书都没送到,之前因为搬家,很多藏书都被我寄回老家了,家里纸质书断档,所以就从电子书开启了疫情期间的阅读。

形成疫情期间的阅读习惯是受时间的影响。从4月中旬到6月3日,我们学校每天都会安排两三个小时的考试,其他时间也以复习为主,老师没有备课压力,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就有大把的自由时间了。起初我对这种清闲感到有点恐慌,总觉得是不是有计划的事情没有做?这样搞得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在B站运营一个账号,向大家推荐书。以前我下班回家以后,不管再忙也会抽半个小时,聊一聊书,录一段短视频。以前我教过的一些学生也会看,会发评论和我交流。周末我会留一天时间,去咖啡馆读书或做教学研究。

长时间封控打乱了工作生活的节奏,习惯的时间变化了,平常生活中应该受到的外来信息刺激消失了,很多灵感素材没有了。作为内容生产者,这是一件坏事,没有契机让自己很自然地作出反应和表达,好像失去抓手,有点空。

社区团购出现的时候,我挺兴奋的。邻居们一起买到了可乐,大家展开大讨论,我想到消费在生活中的很多意涵,录了一期短视频聊了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原理。随着对疫情生活越来越适应,我看书也恢复了一点机动性,录视频的时候也自如了一些。有观众留言,说他也很无聊,看我的小视频能让生活快乐一些,还可以“假装”自己也读了一本书。

最近刚看完《逆流年代》,这本书让我想通了一件事情,就是该怎样认识大的时代变迁之中个人的处境和抉择。它让我感觉到,“逆全球化”的大趋势可能已成现实,像一个巨大的雪球往下滚,刹不住车了,很多国家都有民粹主义的风气。书中讲了很多全球政治经济问题,全球化带来的恐怖主义蔓延、叙利亚难民穿越欧洲试图到达德国、德法左翼势力的情况等。特朗普上台的时候,欧洲国家同样处在左翼势力抬头的时期,这本书想从全球化的视角去分析这种现象。

《逆流年代》

[以色列]纳达夫·埃亚尔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21年9月版

读完我更加理解了过去几年生活中自己心态的变化。回想起在欧洲留学结束刚回国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下意识跟欧洲的生活相比。其实没有什么可比性,时代在改变,大家也在变。所以思考过后更会觉得,在哪里都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小空间。

“找到小空间”这个想法来自最近我读的一本书《面包:膨胀的激情与冲突》。因为酵母,面包会有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孔。我想,可能我只需要在社会中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孔,可以比较合适地生活,不管外界怎样,都能感到舒服。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去记录下自己采用过的一些方式,可能会对他人有帮助。

《面包:膨胀的激情与冲突》

[美]斯科特·卡特勒·舍修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版

生活空间也很重要。前年因为换工作搬到松江不久,我就爱上了这块地方,在这里我做了很多之前不会做的事情。比如和朋友晚上骑车出去,到一个小花园去采花;和两个朋友一起划桨板,沿着河道一路划到了广富林郊野公园。以前我是很少做这种长距离体育活动的,现在很放飞自我了,身手也变得敏捷。


建筑师小天:用思考大问题来躲避眼前的问题

我和丈夫共同经营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本来很多项目要在“五一”前结束,但因为疫情,客户、甲方领导都暂停了会议决策。私人项目只能暂停,公共项目也没办法上会。

远程工作模式下,员工们的配合很困难,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我直接来做。两周前我刚把方案交了,那段时间每天都工作到很晚,白天事情很多,很细碎,测核酸、团购、联络员工们,等等,各方面差错也常有。还要有时间陪孩子。

一个压力是来自公司办公场地的房租,因为之前的办公地可能要拆,我们就搬到了湖南路的一栋老房子。二房东开出的租金非常高,疫情期间他们也需要收入,没法给我们免租,这样我们支撑公司的成本也很高。真希望将来有一辆房车用来办公。创业者的困难主要在于,自己不拿工资,但要为别人发工资,焦虑非常具体。

我是比较早经历过隔离的,因为孩子的幼儿园出现密接,3月17日我带孩子去了隔离酒店。当时我带了几本书去,但都没怎么看。酒店房间很小,设施简单,每天我要陪孩子玩,空闲太少,很枯燥。隔离了七八天,基本上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和家长去隔离了一遍,家长群里焦虑情绪严重,大家对隔离、转运等事情的议论也很多。

加上去隔离之前,孩子发烧看病已经比较麻烦,想去医院就医要先测核酸,但找地方测核酸很困难,后来孩子在家休息之后自愈了。所以隔离完毕回家之后,我对下面将会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已经有心理预期了。当时离全市开始静态管理还有几天,但为了家庭防疫安全,我就直接居家了,很少与外人打交道,后来的社区团购都很晚才参加。

在这种心态下,我的阅读习惯完全变化了。以前我会读一些文学书籍,从3月中旬开始,完全读不进去了。看建筑学的专业书还没问题,主要是回应具体项目的研究需求,查找一些专业文献。看得最多的是科普读物,比如《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

《宇宙的结构》

[美]布赖恩·格林 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月版

看这样的书会觉得眼前的事情也没有那么重要。人类的历史是沧海一粟,宇宙结构的形成是随机的过程。之前我也爱看这类书,但现在读这些书会启发我更好地看待现实中的问题。就像量子力学所说的,只要不去测量一件事情,就不知道是否存在,更无所谓对错,关于世间万物的困惑仿佛都有了解答。

书中提到,全部的人类经验尚不足以帮助我们知晓宇宙基本层面上的实质性问题,人的出现只是一个随机事件。以前看到这样的阐述,我本能是要躲开的。人倾向于犬儒主义地面对这些大问题,唯心地把周围的世界只看作我的视界,仿佛如果我的个体不存在,世界也就不存在了。读了这些书之后,好像找到某种客观依据,能更好地支持自己。毕竟个体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能保护的只是身边很近的这些东西。

我对疫情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担忧,更多是在思考未来的生活。一方面是怎样给孩子继续创造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思考作为建筑师应该怎样工作。对自己做的事情会产生怀疑,不管看到什么,都要想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建筑师的工作是比较两极化的,有人会集中于做自己,有人想为更大的群体或公众做事,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做刺猬还是做狐狸”。

前一段时间流行过一篇文章,分析小区内的疫情传播,说是跟穿堂风有关系,引起了很多争论。上海的小区都是一行一行的楼,穿堂风无处不在,对这种现象做结论有什么科学性呢?我会对这种做法产生怀疑,思考把职业的支点落在何处。当建筑师觉得自己是在为更多人工作的时候,这种目的真实存在吗?

我还看了一本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图画史》,他有一些艺术观点很普世。他认为文化没有所谓的进步或原始的概念,事情永远是交错的,我们每天在身边看到的过度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行为,是没什么意义的。对病毒,对这段特殊时间的生活,我们也应该有恰当的理解。

《图画史:从洞穴石壁到电脑屏幕》

[英]大卫·霍克尼马丁·盖福德 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1月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