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四川明确3个省域副中心,7城竞争最终哪几个胜出?

时间:2022-05-28 19:44:05 | 来源:第一财经

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和达州等7个城市争创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竞赛终于尘埃落定。四川为其中几个城市带上了“副中心”的桂冠。

5月27日,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党代会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7城竞争“副中心”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及打造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并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宏观经济组副组长丁任重向第一财经表示,上一届四川省委提出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这是借鉴了其他省份的做法,同时也立足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必须这样做。当时,四川省内除了成都,只有绵阳一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才刚刚过2000亿元。

2017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980.2亿元,其经济体量位列全国第六。但是发展并不平衡,省内GDP超过1500亿元的城市有8个,除了省会城市之外,只有绵阳超过2000亿元,德阳、宜宾、南充、达州、泸州、乐山则还在1500-2000亿元之间。

丁任重表示,当时提出争创经济副中心,四川确定了7个区域中心城市,相当于7个经济副中心的候选城市,以及3000亿-5000亿的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标准。这个提出之后,各个城市都奋勇当先。

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表示,各地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强综合实力,靠实实在在的业绩脱颖而出。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一定能够形成几个经济总量3000亿元到5000亿元左右的城市,到时候我们会敲锣打鼓把“副中心”的桂冠给你戴上。

这实际上形成了7城争创经济副中心的竞赛,而这场竞赛的竞争氛围浓厚,成果也比较明显,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里宜宾的异军突起,以及宜宾和绵阳的竞争表现最为明显。

2018年以来,宜宾连续四年GDP增速保持四川全省市州第一,2018年-2021年分别增长了9.2%、8.8%、4.6%和8.9%。绵阳也不甘示弱,2018年-2021年,绵阳GDP分别增长了9%、8.1%、4.4%和8.7%。

速度的提升使宜宾总量加快增长,2018年与第三名德阳依然有将近200亿的差距,但是2019年,宜宾在总量上超过德阳,跃居第三。2020年,绵阳率先破3000亿元;2021年,宜宾紧追其后,也跨过3000亿元门槛。

四川宜宾持续发展壮大智轨电车产业。5月20日,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组装智轨电车。新华社

在此次党代会前夕,四川省统计局发布了过去5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数据显示,宜宾、泸州所在川南经济区经济增速领先五区,2017—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五区首位。

丁任重表示,这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了省域经济副中心,在7个城市中形成了3个组团省域经济副中心。当然其中也有差异,对3个副中心的措辞并不一样,绵阳是“建成”,宜宾和泸州是“建设”,南充和达州是“培育”。

“挂牌”后的新目标

此次四川党代会报告对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确立,可以说是对过去几年7城竞赛的结果“颁奖”,同时,也是对四川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制定新的政策举措。

丁任重表示,目前出现了几个变化:绵阳和宜宾GDP已经先后突破3000亿元;无论是从区域发展,还是稳增长和促经济的角度来看,必须加快副中心的建设步伐,虽然四川的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六,但是面临很大的追赶压力。

作为最早提出副中心概念的省份,湖北明确襄阳和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最近几年河南在大力推进洛阳副中心建设,去年又增加南阳为副中心。而且越来越多的省份也在破解省会一城独大,规划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比如安徽确定芜湖作为副中心,陕西打造榆林为新增长极。

在省会竞争的同时,省域经济副中心或者第二大城市的竞争也逐渐显现。河南的洛阳、湖北的襄阳和宜昌、陕西的榆林GDP都超过了5000亿元;湖南的岳阳和常德、河南的南阳、安徽的芜湖,江西的赣州、贵州的遵义也突破了4000亿元。

从全国范围来看,四川的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经济体量与其他省份第二、第三城市有明显差距。2021年,绵阳和宜宾的GDP分别为3350.29亿元和3148.08亿元。与中部的河南和湖北有差距,甚至也低于临近的陕西榆林和贵州遵义。

不仅如此,从省内情况来看,四川这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仍然面临很大压力。

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经济总量达到19917.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7.0%,比2016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跻身超大城市行列;人均GDP达14667美元,实现从中高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2020年,全省21个市州中只有成都、绵阳和凉山在全省人口占比提高,其他18个市州都在下降。其中,人口总量排名全省第二的南充全省占比从2010年的7.81%下降到6.7%。 这显示了四川省内城市人口加快流向省会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明确了这3个省域内经济副中心,并且是“组团”省域内经济副中心。

丁任重表示,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经济总量都已经过3000亿元,下一个目标就是要突破5000亿元,明确了定位也就要达到更高的目标。同时,3个副中心分布在四川川北、川南和川东北三个区域,要成为3个经济区的增长龙头。

近年来,四川也在加大对这些副中心城市的支持力度。比如,2020年,全省新设四个省级新区,分别为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南充临江新区和绵阳科技城新区。设立省级新区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将省级新区作为一个抓手,加快发展争创省内经济副中心城市。

不仅如此,今年1月,四川省委决定,时任四川省副省长曹立军兼任绵阳市委书记;今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曹立军任四川省委常委。绵阳市委书记一职的高配显示出四川对绵阳城市发展的突出重视。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更多在于政策引导,引导省会城市疏解非核心功能,转移部分省会资源。再通过政策吸引外部力量,比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第二交通枢纽,再比如在公共服务领域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等,使得这些城市有望形成一些特殊功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