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为了加快推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一方面在干细胞、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适度开放多元化投资,另一方面,细化和优化国家集采政策,给予企业自主研发新药特别是生物医药特殊关注和待遇。
为创新药发展“破局”
吕红兵表示,随着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这一政策的实施,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随着集采“砍价”视频的广泛传播,市场各界对集采的砍价幅度和力度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吕红兵表示,可以细化和优化集采相关政策,给予企业自主研发新药特别是生物医药特殊关注和待遇。
吕红兵建议,可以制定更为详细的、有利于充分保护和推进我国自主创新药品研究和开发的集采政策“细则”,比如,对于符合前沿创新技术的企业自主研发新药,尤其是是生物医药,给予较长的容忍期;即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进入集中采购目录,以及进入集中采购目录的价格折扣空间,以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投资创新药发展,鼓励全球科技人才云集于中国创新药企业。
聚焦生物技术领域投资
从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来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为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提供契机。
吕红兵表示,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建议在干细胞、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适度开放多元化投资。
此前,已有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分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社会带来肿瘤高发、退行性疾病高发,干细胞和基因技术的投入、研发关乎疾病治疗成本、医药可及性,并将极大影响我国在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
吕红兵认为,适度开放干细胞、基因技术这一领域的国际资本参与投资,将极大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进程。
吕红兵也在提案中建议,可以充分运用“浦东新区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等国家立法授权的立法资源,设立“干细胞、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特区”,制定详细的制度、政策和指南,开放外资等多种投资主体对该领域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