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贡柑归来,新农人的现代农业梦|千里归途之产业之兴

时间:2022-03-10 16:44:38 | 来源:第一财经

三元塔下,奔腾的西江干流从梧州途经肇庆,向着佛山三水思贤滘滚滚东流,与东江、北江交汇,合珠江三角洲诸河,注入南海。江河两岸,丰沛的江水裹着磅礴水汽,润泽着沿途的风土风貌。

千年古县德庆,三面环山,南傍西江,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孕育着丰饶物产。新年刚过,乡道945旁的一处山坳里,连片的柑树挂满金黄油亮的果子,果农们正背着竹篓有序采收。2021年,碧桂园德庆贡柑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批贡柑上市,面积267亩的基地贡柑产量达30多万斤。

德庆贡柑栽培历史悠久,品质极佳。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联合当地政府和果农,承担起复兴贡柑产业的重任。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德庆多山,产业园这片洼地原本是一处荒废的贡柑园。大约十年前,“柑橘绝症”黄龙病肆虐,全县柑橘种植面积锐减,大多数果户放弃种植贡柑后另谋出路,大量果园被废弃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到2017年左右,整个德庆县贡柑的种植面积由原来顶峰期的30多万亩,萎缩到仅剩几万亩了。”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总经理赵鑫惋惜地说。

德庆的柑橘栽培可以追溯至1300多年前的唐开元年间,南宋时被尊为贡品,这也是贡柑之名的由来。2007年,德庆贡柑、德庆沙糖橘双双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声名远扬。

“德庆贡柑是经过历史选择的一个品种,今天依然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就说明这个品种自身的生命力是很强的。”2019年赵鑫加入碧桂园时,贡柑产业园初具规模,他和团队相继建立起了无病毒苗圃、标准化示范基地、分选加工线,同时与周边300多家农户的4000多亩贡柑园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

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总经理赵鑫与同事在贡柑自动筛选带上查看果实品质。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光靠这几百亩的产业园,产值产量没多少。我们更希望通过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使贡柑的品质能够进一步提升,并通过联农带农,帮助德庆贡柑拓展渠道、打造品牌。”赵鑫表示,目前他们已培育德庆贡柑无病毒种苗20多万株,并带动农户复种1.2万余亩。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柑橘国际交易(广东德庆)中心与“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双重加持下,全县德庆贡柑种植面积已超10万亩。

色泽鲜亮、风味浓郁的柑果,经过分选、清洗、打包,在碧桂园自有助农品牌臻碧乡及碧乡平台上架,也通过电商、大货交易拓展市场,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果业新样本。就在元旦假期,乘上RCEP的自由贸易东风,5000多斤德庆贡柑出口越南。

小贡果,大产业

2021年11月11日,是德庆贡柑开摘的大日子。一车车贡柑集中外销,赵鑫和团队经常忙到后半夜。

但每天一早,他还是习惯到产业园转一圈,看看植株是否健康、果实成熟度如何。产业园的大数据可视化平台遍布各个区域,可实时采集田间地头的各种数值,甚至观察到病虫害情况。贡柑基地外围,一排排澳洲茶油树相当于天然防护网,挡住传播黄龙病的木虱。

黄龙病主要通过木虱在柑橘树间传播,初期叶片发黄,后期根部腐烂,果实僵化。由于无法根治,种植户只能伐树防止扩散。“就像人得了癌症一样,果树最后会成片地死去,如果不控制,最快可能两三个月,整片果园都会遭殃。”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技术总监黄会明说。

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技术总监黄会明黄会明在柑橘种苗培育温室内。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黄龙病要采取综合防治,我们要保证种苗在源头上就不带病害。”谈起几乎摧毁德庆贡柑产业的黄龙病,拥有30多年柑橘产业经验的黄会明表示,对种苗进行脱毒处理,是解决黄龙病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产业园的无病毒苗圃,需要洗手消毒、脚踏石灰后才能进入,确保病虫害不被带入大棚。郁郁葱葱的温室内培育着近30万株容器苗,主要有贡柑、沃柑、泰国青柚等品种。2019年黄会明加入后,积极推广“弯针”单芽复接技术,全年都可嫁接。“我们育苗也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基本上12个月左右就能出圃,比传统育苗方式早半年。”

培育高品质贡柑的同时,科技园积极为种植户赋能,无偿提供技术指导,解决果农的短板。这一天,第一财经团队跟随赵鑫和黄会明来到马圩镇古垒村的一处贡柑园,林间树下,果农们采摘正忙,货车将一筐筐饱满的贡柑运走,要赶在收获旺季来临前卖个好价钱。

这处山地果园有50来亩,树龄在7至10年,正当壮年期,3米多高的果树从山坡一直蔓延至谷底,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干。十来个村民用背篓和简单的工具,娴熟有序地采摘,偶尔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德庆县马圩镇古垒村的一处贡柑园里,果农正在采摘贡柑。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赵鑫和黄会明探查间发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光照不足的谷地,青苔已经爬满了树干,“它会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果树养分跟不上,产量下降,这种情况在相对密闭、潮湿的园子里中很常见。”黄会明仔细勘查了果园的垄道和排水,叮嘱种植户在采摘季结束后清园时要留意处理青苔,以及采取措施防控病害。

来自合作果园以及产业园基地的甜美贡柑,陆续被送上分选加工线,大果、中果作为时令鲜果销往全国各地,小果则通过二次食品加工利用。

去年底到今年初,德庆贡柑迎来大丰收,果农提质增产普遍受益。自去年11月11日开摘至12月20日,德庆贡柑销售超3500万公斤,其中超2万公斤远销荷兰、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总销售额超3亿元。1月中旬,贡柑表皮逐渐由青色转为金黄,糖分积累充沛,进入甜度高酸度低、清香绵蜜的最佳食用期,走入更多家庭成为年节佳品。

荣光再现

南宋绍兴年间,高宗赵构在德庆(古称康州)设潜邸,他在品尝了当地柑橘后赞不绝口,自此德庆柑橘被尊为贡品,贡柑之名流传至今。

千年栽培,德庆贡柑形成了肉脆化渣、甜爽可口的独特风味,集甜橙、糖桔、蜜柚优点于一身,也是市面上少有的甜度高而低酸的品种。如今,在马圩、官圩、新圩等镇,种植着大量贡柑、沙糖桔。高峰时期,德庆贡柑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近九成农户从事柑橘种植。

赵鑫对德庆贡柑的辉煌早有耳闻。上世纪90年代,贡柑产业盛极一时,价格最高时每斤超过10元,果农们依靠果园发家致富,“盖起了贡柑房,开上了贡柑车”。

2014年前后,黄龙病令全县贡柑种植面积锐减,大多数人选择另谋出路,陈水健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她记得,家里的果园加起来20亩左右,当年多在10年树龄的丰产期,却无奈之下被砍光,“我父母已经失去了种植的信心”。

老一辈果农面对黄龙病束手无策,返乡创业的“90后”陈水健却迎难而上。2017年5月,她回到家乡,在官圩镇红光村一处山埇里建起了金辉农场,种植了120亩贡柑、80亩桂味荔枝,山间还有30亩鱼塘,主要养殖四大家鱼。担心女儿重蹈覆辙,母亲曾极力劝阻,“种这个等于把钱扔到水里去了”。

陈水健的金辉农场山清水秀。2021年底,120亩的贡柑园收获了9万多斤优质贡柑。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贡柑也叫皇帝柑,陈水健说,“它就像皇帝一样难伺候”,每个月少不了施肥打药,稍有管理疏忽就容易滋生黄龙病。“像今天下雨,如果不及时打药就会有炭疽病,新长出来的叶子会焦掉。”她指着鱼塘对岸山坡上的果树说。

农场是陈水健盘过来的,“上一任老板做了十年,投入一百多万元,没做出来,低价转让给我,没想到接手后第一年就结了果、赚了钱。”作为新一代果农,陈水健觉得自己与家乡的贡柑产业有不解之缘,她信心十足,签了50年土地租约。2021年,农场贡柑丰收,产量达9万余斤,比前年增长6万斤,“如果遇到好的价格,明年就可以回本了”,她告诉前来考察指导的赵鑫和黄会明。

赵鑫与金辉农场负责人陈水健一起查看贡柑生长情况。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每个月,他们都会来到金辉农场提供技术指导,陈水健遇到疑难问题也会马上向他们求助。“有碧桂园这个龙头企业带动,附近的果农如果能达成合作,基本上销路是不成问题的。”陈水健有朋友经营大型果园,每到收获季就为贡柑的销路发愁,与碧桂园合作后,他就吃了“定心丸”,不仅不愁销路,而且能买上好价钱。

“我们的贡柑也是乡村振兴帮扶农产品,农户有收益,我们也有收益,这很关键。”赵鑫看到,农户们恢复了信心,有更多人加入到复种的行列中,赚到了钱。他说:“再过几年,德庆贡柑就能恢复到从前的盛况。”

追寻现代农业梦

在中国,柑橘是产量仅次于苹果的第二大类水果,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两广地区是我国柑橘的重要产区,为了推动德庆贡柑从柑橘大家庭中脱颖而出,2018年RCEP柑橘国际交易中心落地德庆。走进大厅,巨大的显示屏实时滚动着市场行情,不同品类的大货价格都较上年有所上涨。

1月3日,320箱共5440斤来自碧桂园的德庆贡柑,启程运往越南,这是RCEP于今年元旦生效后德庆贡柑出口的“第一柜”。而去年开摘节同期,“广东德庆喊全球吃贡柑”的字样登上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从贡果到“国际果”,贡柑的漫漫出海路才刚启幕。

前有都乐、佳沛、新奇士等国际果业巨头深耕市场,后有美国黑提、智利车厘子、泰国火龙果等王牌产品分食份额,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水果大战令人眼花缭乱。国际柑橘学会数据显示,我国柑橘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1838万吨增长至2019年4585万吨,12年增长59.9%,2020年我国柑橘种植面积达到了3800万亩以上,产量356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赵鑫、黄会明与果农们在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采摘贡柑。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这对复兴贡柑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产量或者规模的扩张,而要先把自身做强,真正实现自我循环、自我发展。”在赵鑫看来,我国柑橘业的弊病之一就是普通货太多而精品太少。虽然近年冒出了褚橙、17.5°橙等标准化品牌果,“但往往讲究规模产量,而忽略了终端的问题,这是现在农产品的通病。毕竟,当规模发展到最大的时候,价格并不是最高的”。

为了选育优质品种,每隔一段时间,黄会明都会到基地和合作果园去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优化的变异植株可以进行芽变选种。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饮食偏好,技术人员会对种植模式做一些现代化改良,挑选果形丰满、光滑易剥皮、糖度更多的进行选育。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下,德庆贡柑的文化价值也在生发彰显。官圩镇上,碧桂园建设了一座乡村振兴综合体,设有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和高标准民宿,餐厅还推出了以贡柑为原材料的系列创意菜,将贡柑与文旅衔接,联动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碧桂园德庆贡柑产业园迎来丰收季。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忙碌的一天行程随着天色转暗即将结束,“最多的一天接待了9波”,赵鑫说,产业园承担着大量的产业示范与倡导等相关工作。除了复兴德庆贡柑,他也希望产业园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中国水果产业的一个原点,把“德庆模式”的技术经验、销售渠道、品牌管理等输出到其他产区,与更多的地方、更多品种的种植户形成密切的关联。“包括广西、云南等地一些适合柑橘种植或者其他水果种植的区域,我们也在积极沟通,想要和全国更多地方的种植户合作,把柑橘产业做得更好。”

说起这两三年的经历,赵鑫总结说,与果树打交道和与人打交道一样,“你对它好,他就给你好好长,好好结果,就像我们培养、教育小孩。”。这位中科院微生物专业的硕士,因为对果业的热爱,在这个艰苦而报酬并不丰厚的行业一干就是近20年,在技术、生产、销售和品控等环节均有涉猎。他说,来碧桂园做农业,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现代大农业梦想。“在很多人看来,农业是一个门槛很低的行业,但随着(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现在需要更多有专业背景、有职业背景的人加入进来,才能使我们尽可能地缩短跟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之间的差距。”

果农们挑着贡柑下山。    摄影记者/任玉明、吴军、张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