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广东近九成“专精特新”在珠三角 广州将出9亿资金重奖

时间:2022-04-28 16:44:00 | 来源:第一财经

日前,广州首个专门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新政策正式落地,对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同时,每年安排3亿元左右的资金,三年约9亿元,确保政策落地。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工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作为工业大省,广东省以及各地级市均提出短期内的培育目标,并出台一系列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奖励扶持政策。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广东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其中,九成以上企业分布在制造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8%。2021年,广东总共推动26家“专精特新”企业上市。

近九成企业分布在珠三角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2020年1月发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自此,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正式开启。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通知之日起,有效期三年。

根据《遴选办法》要求,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主营业务和发展重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要求,技术创新和融资能力强,发展速度、效益和质量好,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的中小企业,重点遴选制造业中小企业,优先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业、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行动态管理,遴选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疫情之下,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受影响较大,传统产业未必能支撑广东经济成长,此时,专精特新企业就可能成为一个新增长点,包括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既是稳增长的需要,也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广东全省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2家,2021年全省认定1459家,增长率为77.49%。其中,珠三角九市入选企业数量占比从80.41%升至87.59%。

从整体上看,2020年~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前五名分别是深圳(841家),惠州(269家),广州(261家),佛山(180家),东莞(146家)。从增长看,佛山(229%)、深圳(170%)、云浮(100%)、东莞(86%)、广州(78%)表现亮眼,不过有四个城市却是负增长,分别是中山、湛江、潮州、茂名。

“在疫情之下,广东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增长是相当可观的。有些企业成立时间可能并不长,但有特色、有特点、符合专精特新的要求,通过专精特新企业的遴选,可以进一步挖掘广东经济的潜力和优秀企业的潜质。”林江说。

林江分析,珠三角九市在创新、企业动力、行业分布上有明显优势,吸引企业聚集发展。粤东西北地区中,例如云浮,虽然有100%增长,但始终总量很少,只有14家。区域分布也体现出广东区域发展的差距,这也就影响了各地市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和增长情况,不能光看增长率。另一方面,从广东省开启遴选至今,时间尚短,数据或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地方重视程度、评选注重的指标体系、地区产业基础和背景都有关系。

多地市给予一次性奖励

2022年,广东将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继续发力,并从多方面提供支持。例如,深圳、广州、东莞、惠州、珠海、韶关等城市对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都将给予一次性奖励。

深圳2021年印发《“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实施方案》,2022年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加强对企业的精准服务,比如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协调解决企业经营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多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出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

4月24日,广州发布《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的通知,全面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在政策支持方面,除一次性重奖,还将对企业上市费用的50%、数字化转型费用的30%给予直接补助,单个企业最高300万元。此外,还优先保障用地,国家级“小巨人”出让土地、分割转让产业用房时所考核的投资强度与税收贡献等标准最大可调低至30%,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租房租金可减免。

按照规划,广东2022年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抓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服务等落地见效,力争为3.5万家次企业(项目)新增融资支持7000亿元。

林江强调,相比数量,更应该重视质量的体现。虽然入选企业有专精特新的特色和潜力,但同时不少企业也有明显短板,比如经营管理、营销理念、资本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不足,企业通过接受调研考察,认识到不足并着手完善,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在行业和产业链中起到开风气之先的带动作用,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这比有多少企业获评更加重要。对企业而言,入选专精特新名单,更应该是一个起点,需要意识到自身与行业龙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