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易地扶贫搬迁仍存难点,学者建言稳就业

时间:2022-05-12 19:44:33 | 来源:第一财经

“十四五”是刚摘帽的贫困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五年过渡期。2021年,正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

5月11日,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政策研究成果交流会”上,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称,2021年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多个课题组,就相关课题到地方深度调研,总结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旨在形成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易地扶贫搬迁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斩断区域性致贫穷根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团队调研了4个省1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该公司农业处处长、研究员王艳华称,从对易地扶贫搬迁调研户的走访情况来看,搬迁群众对搬迁后生活的满意度很高,但易地扶贫搬迁和安置区还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

比如,稳就业。当前大型安置区,尤其是城镇化的安置区,难点仍然是稳就业。

王艳华称,“近两年,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建筑、建材、电子产品行业影响非常大。产业不振,用工相对萎缩,脱贫县整体就业岗位面临不足。同时,在扶贫期间引进的龙头企业、正在培育的一些产业仍处在成长期,比如果树还没有挂果,无法真正带来经济收益。”

除此以外,还有易地扶贫搬迁的运维,也应该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王艳华称,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搬迁户没有支付物业费的意愿和习惯。将来解决房屋、社区的维护的问题,将凸显建立市场化物业收缴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针对调研的问题和亮点,她建议,推动安置区融入县域发展,尽快由生存需求和脱贫需求,向“十四五”甚至更长远期间的发展需求和融入需求转变;有必要设立专项资金来解决安置区的漏洞及产业扶助问题等。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左停称,该举措自上世纪90年代推行至今,产生了重大效益。不过,根据2021年的评估,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机制存在明显不足;再比如,囿于行政层次,项目水平低、可持续性不足;第三,关于衔接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不足。

他认为,在乡村振兴阶段,“东西部扶贫协作”向“东西部协作”的再定位,应立足东西部资源比较优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阻碍区域性要素流动的壁垒,将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供应链和需求链的适配度。同时,要重视创新,将东西部协作的推动力量由政府层面转向整个社会,通过远程医疗、教育跨区域资源协作,对接东西部需求等。

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也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组织基础薄弱、发展资本有限、制度管理滞后、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等。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向德平提到,发展集体经济,创新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尤为重要的是,要优化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否则,很难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