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对经济下行举措中,稳投资十分关键,其中为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筹资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又扮演着关键角色。最近国务院再次对专项债作出新部署。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出33项稳经济举措,其中之一是今年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支持范围扩大到新型基础设施等。
早在3月底,国务院要求今年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目的在于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补短板增后劲和经济稳定增长。
由于4月疫情扩散等超预期因素,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国务院再次要求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提速。财政部随后发文,要求地方6月底前要完成大部分今年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并于三季度完成剩余额度发行扫尾工作,为后续政策实施留出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再次罕见地要求专项债8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
中央财经大学温来成教授告诉第一财经,8月底前专项债基本使用到位,是指专项债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项目真正开工落地,形成实物工作量,真正发挥拉动经济的效应。而且会上再度强调了今年专项债投向扩大到新基建等领域。
“预计专项债在之前发行时间表基础上再次提速。未来专项债投向可能会多上新基建等领域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富星教授告诉第一财经。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各地已经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万亿元,提速明显。而在近期财政部加快发债部署下,专家普遍认为6月底前地方基本能完成全年3.65万亿元专项债发行任务。5月份专项债有发行提速的迹象。
从专项债完成发行,到资金实际到项目单位账上,仍需要一段时间。比如此前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地方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约1.25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
此前国务院已经要求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宋其超曾介绍,这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其中之一主要是围绕新基建等加大支持力度,研究将具有公益性且有一定收益的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作为支持重点。
除了新基建外,专项债还加大惠民生、解民忧等领域投资。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补报了一批2022年专项债券项目,指导地方将城市管网建设、水利等重点领域项目作为补报重点。
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此外,今年专项债还强化支持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财政部要求各地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农业农村领域项目储备,将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作为专项债券支持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上述会议要求,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再开工一批水电煤电等能源项目。支持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
中金研报分析称,今年3月末银行对基建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为13.2%,虽高于整体增速,但较2月末的13.7%有所回落。我们预计以上政策有助于提振水利、交通、市政等投资增速,预计全年广义基建增速或达8%左右。
目前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领域。正是受益于专项债发行提速、预算内相关基建支出资金保持增长,今年前4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5%。
“专项债发挥了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有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积极作用。”不久前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4月专项债数据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