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经历了延迟、取消与等待,多部戏剧佳作将回归舞台

时间:2022-06-12 16:44:13 | 来源:第一财经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停顿期后,随着北京疫情逐渐向好,京城文艺演出快速重启。音乐剧《我,唐吉坷德》、话剧《枕头人》、音乐剧《洗衣服》纷纷宣告开票。中文版《弗兰肯斯坦》甚至创下奇迹,六场演出一开票,三分钟全部售罄。

同样需要观众拼手速的,是人艺经典剧目《茶馆》。6月9日,这部老舍名作的上演,也宣告了因疫情而中断的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演出季再次重启。

这版演出,集合了1999年最强阵容的第二代《茶馆》,成了疫情后京城最大的文艺盛会。用该剧复排执行艺术指导杨立新的话来说,“这次演出跟平时不太一样,就像一次满汉全席。”松二爷的扮演者冯远征说,这部经典能在疫情后如愿与观众相聚,一代已经退休的老演员能够集体亮相,犹如疫情期间的一次老友重逢。

同样是9日晚,青年戏剧导演黄盈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厅的观众席,看着话剧《十字街头》的演员在逆光中整齐谢幕,心生感慨。

这是该剧的第四轮演出,因疫情推迟了一个月。他拍下《十字街头》谢幕的瞬间,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朋友们加油,戏剧加油!整个行业一定会创作出更多好戏,在更多剧场里,与观众们相见。”

《十字街头》剧照

疫情下的漫长等待

“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们没觉得会持续多久。事实证明,抗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结束的。”黄盈对第一财经回忆,早在2020年初,话剧《十字街头》就开始筹备,计划春节搬上舞台。

《十字街头》是国家大剧院“向经典致敬”系列作品中的一部,黄盈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也是执导过五十多部戏剧的新锐导演,中国老电影《十字街头》在他心里具有非凡的地位和意义,他决定以一部话剧来致敬一代中国电影人,“给我一个机会做电影回炉研究。”

剧本完成后,排练却无法进行,演出计划不断推迟。这反而给了黄盈更多时间不断修改案头工作,长达七个月的酝酿与修改,各部门预案、演出的所有细节得以不断打磨细化。

在疫情之前,这种漫长的打磨期是罕见稀缺的。在话剧市场突飞猛进的前几年,很多戏剧创作者都是事先订好演出档期,在规定时间内飞快赶进度,快速的创作流程让成品难免粗制滥造。

黄盈把疫情带来的停滞当做一个反思创作流程的机会,他享受这种缓慢,用研究的方式一点点体会戏剧创作的过程。正因为这种“慢”,他奇思妙想把舞台做成一个戏里戏外相结合的十字街头,舞台变成一个现场剪辑台,演员的表演与老电影中的影像实时互动,像是今天的演员与80多年前的电影人隔空对话。

《十字街头》剧照

2020年10月17日,《十字街头》首演,成为当时北京最快恢复演出的剧目之一。

今年,《十字街头》第四轮演出本来定在5月6日。剧组4月开始复排,遇到疫情突发,已经装备完毕的舞台,在剧场里静置了一个月之久。端午后,黄盈接到明确信息,剧场可以开了,9日,《十字街头》迅速回到剧场。

6月15日,黄盈的另一部复排话剧《福寿全》即将登台国家大剧院。《福寿全》事实上也已经历过数轮演出延迟与取消。

《福寿全》的首演是在去年5月,因演出反响很好,来自上海、成都、广州、重庆、沈阳的观众都呼吁该剧能去巡演。原计划的二轮演出定在2021年11月,因当时疫情严峻,全部取消,不得不改期今年4月。

今年3月,全国3000场演出被取消登上热搜,成为戏剧领域少有的热搜时刻。原定上演的5场《福寿全》在这一波疫情下再次被取消。

演出不断遭遇暂停,黄盈的心态却没太大变化,他每天依然安排很满,教学工作、创作会、写剧本,同时依旧在排练《福寿全》。“我们没有停止复排,一直期盼着一旦恢复生产,第一时间就能在剧场与大家见面。”

回归老剧院戏剧节奏

这一轮疫情重灾区虽然在上海,影响却波及全国巡演市场,其艰难程度甚至超过2020年。上海作为戏剧重镇,是很多商业戏剧项目的首演地,也是很多戏剧工作者的居住地。

仅五一期间,全国专业剧场关停超半数,演出市场最为活跃的一二线城市受影响最大。

中文版《弗兰肯斯坦》最初定在2020年上演,整个项目因疫情拖延到今年。本来计划在上海首演,却被疫情打乱节奏,十几位演员被隔离,无法线下排练,剧组所有演员在线上“坐排”,英国导演多米尼克·德罗姆古尔与中方团队隔着时差在线上探讨。但“坐排”的效率远不如演员实地现场的排练。

到4月中旬,制作人李琮洲决定把《弗兰肯斯坦》的排练地和首演地从上海改到北京,于4月19日在北京开启线下排练。这意味着,他们只能舍弃上海的十多位配角演员,在北京重新寻找演员。

黄盈身在北京,虽然受到的冲击不如上海戏剧人那么大,但两部戏的数次取消和延期,对剧组也是措手不及的心理考验。在《福寿全》的复排期间,他们也选择了线上排练推进工作的方式。

在上海的HAHALAND喜剧秀,疫情期间一直被封控在家,他们选择在抖音直播间里做喜剧秀与观众见面,“把快乐免费送到观众家”。

擅长原创音乐剧的缪时客,在线上做了公共艺术课堂,与网友分享推理小说和推理音乐剧。6月6日,缪时客在七周年的时刻开售7月至8月的小剧场门票。

被困在家中失去舞台的戏剧人,难免丧气。黄盈感受得到同行普遍的焦虑,有人哀叹,“戏剧会不会没了?”也有戏剧人扛不住压力,选择了转行。但更多戏剧人,在丧气之后选择逆势前行。

“如果我们只有焦虑和牢骚,那么在受到疫情更大冲击的其他行业来看,是可笑的。”黄盈说,疫情这几年,他已经学会了把疫情下的不确定当做一种常态,变得更加平和。

缪时客近期在筹备新戏《无证之罪》和《嫌疑人X的献身》,疫情使得整个团队有时间梳理过去在管理和项目制作上的各种问题。创始人张志林认为,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会让演出行业从业者更认真地思考:做戏剧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做一项文化事业?他相信,经历过2022年疫情的残酷,仍然留在这个行业的,一定是对戏剧有热爱的人。

《十字街头》剧照

“原来我们做戏太快,有档期的压力,所有人都在冲刺,很疲惫。“黄盈说,在戏剧的热闹期,很多人、很多资本扎进行业,“像是无头苍蝇,也像是一场赌博。”

“现在我们回到了原来的老剧院式的生产流程。”黄盈说,他每一个写作计划的诞生,都有了足够的时间思考,不需要很快搬上舞台,而是能等待自己对剧本和案头工作足够满意的时刻。

“当观众回到剧场,拿出更好的作品给观众,才能证明我们的努力和痛苦是有效的。”黄盈说,从戏剧历史来说,今天的戏剧人所经历的一切,绝非最艰难的时刻,“现在是行业最需要我们的时候。观众是否有信心回到剧场,是否对我们的戏剧满意,我们是否能跟观众做有效的交流?如果疫情的经历让戏剧人有了感悟,可以放在作品中,拿新作品与观众交流分享,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