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重要组成,上海数据中心建设的空间布局明确。
29日,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数据中心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十四五”期末数据中心发展目标。
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绿色低碳、网络高质、算力充沛、技术先进”的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形成“南北呼应、东西联动、整体均衡、重点集聚”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形成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为双核心,奉贤、金山、闵行、嘉定、宝山、浦东外高桥等地区为一带的“两核一带”算力空间布局。
到2025年,预期上海市数据中心总规模能力达到28万标准机架左右,平均上架率提升至85%以上;集聚区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综合PUE降至1.25左右,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完成对不少于5000机架的数据中心退旧上新或腾换;试点打造近零碳数据中心。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仁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意见的公布也意味着整个上海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基本定型。
他解释,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发展背景下,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双核心中,青浦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临港是特殊经济功能区、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双循环的国际节点,这两个核心的布局,也形成了沿着杭州湾以及和苏州接壤南北两条线的布局形成。
今年2月,8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部获批,“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来源:国家发改委
对于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其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为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无为市。围绕两个数据中心集群,抓紧优化算力布局,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根据发改委的批复,长三角枢纽规划设立的2个集群,是积极承接长三角中心城市实时性算力需求,引导温冷业务向西部迁移,构建长三角地区算力资源“一体协同、辐射全域”的发展格局。
上海发布的意见在主要任务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形成枢纽型数据中心集群、城市数据中心集聚区、边缘数据中心梯次布局,全力支撑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及五大新城等本市重点区域发展。
例如,加快推进枢纽型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依托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枢纽节点(青浦区为起步区)、临港新片区、G60科创走廊、金山等数据中心配套资源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迫切的区域,推动建设枢纽型数据中心集群,重点满足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超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推理、全国和区域性算力资源调度等需求。
按需建设服务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在宝山、嘉定、闵行、奉贤、浦东周浦、浦东外高桥等区域的现状工业区、发电厂厂区,利用适用厂房集聚化建设数据中心,推动存量较集中区域的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和结构优化,重点服务于本市金融高频交易、网联汽车、城市治理、智能工厂、智慧电网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需求。
此外,还积极推动算力设施建设。鼓励提升数据中心计算能力,布局建设一批具有高性能、高吞吐的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上海承载了很多战略任务,经济发展迅速,也需要有一定本地承载能力的算力,所以数据中心的布局一定是紧密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并服务于几大战略。而且数据中心之间不是数据孤岛,上海市所有的数据中心都要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批量交互。”贺仁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