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植物保护学报》创刊于1962年,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展学术交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宗旨,以“促进植物保护科技进步、提高学术水平、推动学科发展”为己任,发表了数以万计作者人次的学术论文。
2022年是《植物保护学报》创刊60周年,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该刊筹划了《六十年防治病虫保驾护航 新时代追求卓越再创辉煌》特辑,邀请国内外147位作者从不同方向对植物保护主要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进行综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康乐在本特刊中以《中国蝗虫学研究60年》为题,回顾了中国蝗虫学研究60年来的发展历程。
康乐介绍,蝗虫灾害对农牧业、环境和经济都构成严重威胁。蝗灾与旱灾、洪灾并称我国历史上三大自然灾害,因此,我国对蝗虫学的研究有较长的历史。60年前,通过“改治结合、综合防治”的方法,我国控制了大规模蝗灾的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60年过去了,中国蝗虫学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零散的蝗虫并不会引发灾害,只有当蝗虫大范围聚集起来才会形成蝗灾。蝗虫因何成灾,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蝗虫可以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蝗虫散居型和群居型之间的转变是蝗灾暴发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也是国际昆虫学界一直高度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但在研究过程中,有关于两型转变,大家更多关注的是行为、生态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21世纪初,康乐团队开始研究飞蝗两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当时,研究基因表达差异技术手段还不完善,尤其是对这种野生的非模式昆虫。康乐团队通过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测序,鉴定出表达差异比较明显的700多条基因,同时根据部分基因序列研制DNA芯片。团队利用自己研发的芯片测定基因表达谱,成功获得在不同的组织中、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种群密度下蝗虫基因的表达是怎么变化的,进而找到飞蝗两型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开启了蝗虫型变基因表达调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康乐领衔完成的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成果荣获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近30年来,康乐院士和他的团队在国际上发表的有关蝗虫研究的科学论文近200篇,重塑了国际蝗虫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2022年正值《植物保护学报》创刊60周年,康乐在接受采访时也不禁回顾起学报陪伴他一起度过的大学时光。通过阅读学报,他不仅培养了从问题出发看待科学研究的科研思路,也锻炼了如何解决科学问题的逻辑思维,更通过阅读学报信息及时了解了我国的病虫害现状和相关研究进展,这些都在他心里树立了牢固的专业信心,埋下了学科研究的种子。同时,作为中国昆虫学英文国际期刊Insect Science(《昆虫科学》) 的主编,康乐也为期刊走向国际化分享了几点办刊经验。首先是跟国际上的出版公司合作,借助其渠道发行中国的英文刊物,用好国际平台,扩大国际读者群;其次建立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吸收国际性的学科前沿信息;最后严格把住质量关,逐渐提升期刊质量,推动更多优秀的中国科技期刊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面对此次关于蝗虫学研究综述的约稿邀请,康乐表示《中国蝗虫学研究60年》一文的撰写也是一次回顾和总结自己科学研究的机会,在学报创办60年之际,他衷心希望《植物保护学报》办出特色,质量不断提升,为国家的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绿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