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人才评价工作委员会、江苏大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技术教育分会承办的第二届汽车行业人才培养院长论坛在江苏镇江开幕。
本次论坛以“交叉 融合 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题,围绕产业重构下的学科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面向产出的专业建设与推进路径、交叉融合下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产学研协同育人与创新创业机制探索与实践、卓越工程师产教协同育人等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致辞中表示,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需要高校与企业的共同参与,任何级别、任何领域都需要卓越工程师。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为基础,追求行稳致远;以丰富的工程经验为助力,达到技术纯熟。在基础理论、创新、工程方面的素质提升之外,还要有学科交叉、融合思维的参与,通过协同合作、协同创新实现全要素、全生态链整合,赋能卓越工程师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人才的需求。
“未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也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及产业人才供需两端的桥梁作用,为企业输送人才,为国家培养人才,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及人才评价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添砖加瓦,为建设人才强国贡献力量。”付于武表示。
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颜晓红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一场巨变,汽车“新四化”即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正在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发展趋势,给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工业带来了一场革命,迫切需要汽车专业高等教育的呼应和支撑。面对“新四化”所带来的技术变革机遇,我国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优秀人才“一将难求”等一系列问题,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偏离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江苏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建设汽车强国和交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项昌乐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汽车由传统交通工具向绿色智能移动空间转变、汽车产业链向跨界融合的交叉型产业生态体系转变,从而推动车辆工程学科体系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变革。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构建车辆工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点解决协同提升知识、素质与能力的问题,通过搭建贯通多学科知识的课程体系、注重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践行专业认证标准的管理体系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体系推动新时代车辆工程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院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丁荣军指出,运载装备产业升级需要新技术驱动,智能运载装备技术与人才需求巨大,培养智能运载装备产业人才,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共性技术为平台,行业应用为依托,同心多元,引领技术不断创新。在人才协同培养方面,高校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打好“基本功”,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搭建多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体系、多模式多途径的培养机制、产学研多主体培养,通过技术融合创新与人才协同培养推动智能运载装备产业发展。
据悉,大会开幕式同时举行了“行业人才培养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启动仪式”。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共设置1场全体大会、2场闭门会议、4场主题分会场、38个主旨报告,覆盖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