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社科院报告:应警惕农村居民“营养贫困”导致的返贫风险

时间:2022-05-07 10:44:25 |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提出,应警惕农村居民“营养贫困”导致的返贫风险。

5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了《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下称《报告》)。《报告》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展情况。本次“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覆盖全国10个省(自治区)、50县(市)、300个村,共获得300余份村庄问卷和3800余份农户问卷,搜集家庭成员信息1.5万人。

调查数据显示,与平衡膳食模式对比下,超过50%农村居民的豆、肉、蛋、奶和蔬菜消费量均没有达到标准,尤其是肉、蛋、奶等优质蛋白平均消费量偏低。分收入组看,低收入户人均日肉蛋奶消费量为128.80克,仅为高收入户的60.91%,尤其是奶制品相差1倍多。

价格较高是农村居民优质蛋白消费较低的重要原因,农民居民人均食物在家月支出平均值为214.25元,其中肉蛋奶支出比重为54.4%。这意味着,收入不足容易陷入优质蛋白不足的“营养贫困”困境。“营养贫困”可能使得食物消费升级的“班尼特”效应失灵,即农村居民谷物消费比重居高不下,食物消费不合理会诱发多种营养相关慢性病。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人超重率为34.91%,肥胖率为6.69%,营养不良比重为10.21%,中低收入老年人营养不良率最高。此外,5成老人至少患高血压、心脏疾病和血糖异常等一种慢性病。对于脱贫农村人群而言,“营养贫困”会影响健康水平,由此引发的慢性病支出、劳动能力水平下降等后果都会诱发反贫风险,不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湾寨社区的工作人员用水桩放水(3月15日摄)。新华社

除收入外,营养贫困与食物可获得性也存在明显关联。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农村居民“想吃肉、奶、水果吃不到的现实问题”,主要原因是缺少合适的冷链运输和冷藏零售设施,使得农村居民饮食升级成本较高。

《报告》建议,结合乡村建设计划,相关部门应出台“乡村食物冷链建设计划”,重点是区别于城市的食物冷链体系,形成包括低成本设施、地区中心供应商业体、本地生鲜食品振兴和定量化供应等特点的乡村食物冷链供应体系。对于农村老人身体不方便、村庄距离较远等现实情况,应补贴设立“生鲜大篷车”,满足边缘农村居民对吃得更好的向往和需求。

此外,调查还显示,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情况。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出了挑战。

《报告》提出,农村人口老龄化严峻。从调查样本情况来看,全体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0.0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3.82%,达到“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比重达到了23.99%,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6.57%,距离“超老龄社会”的标准只差3.43个百分点。

对比全国老龄化数据(2019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农村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情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